番外:皮尼爾的講座_從哥布林開始騎馬砍殺_线上阅读小说网 

番外:皮尼爾的講座(1 / 2)

聯盟還沒誕生之前,魔法公會的皮尼爾教授曾開啟過一次講座。

這位對哥布林異常癡迷的學者,可能是世上對哥布林最了解的人,很多學者對他的研究感興趣,紛紛前來聽講。

這其中還有不少導師,這些魔法公會地位最高的學者,也麵帶好奇的看著講堂上的皮尼爾。

眾人落座,助教宣布紀律,講堂靜了下來。

皮尼爾在一塊大黑板前大聲道:“本次講座,我將向各位展示我對哥布林社會的最新研究。

在大眾的認知中,哥布林是殘忍,冷漠,沒有情感的魔物,這次講座將顛覆你的這種認識。”

助教拿著大量照片黏在黑板上,皮尼爾用教棍指著照片說道:“一個社會,是由個體通過合作行為形成的,合作,是鏈接個體的橋梁,合作的個體多了,也就組成了社會。

而感情,是社會合作的潤滑劑,愛情,共情,同情,憤怒,仇恨,他們有的源自生物本能,有的源自複雜的社會合作。

於是乎,我對哥布林的社會產生了好奇,他們有感情嗎?”

助教打開一個留影儀,開始播放影片,飲片似乎是偷拍的,觀影體驗很不好,畫麵中是一個哥布林部落。

一個強壯的大哥布林身邊簇擁著一隊哥布林,哥布林們打獵回來,但是收成很不好,隻有兩隻小兔子。

大哥布林吃了兔子,沒飽,他憤怒了,殺死一隻哥布林,把他吃了,影片結束。

皮尼爾道:“各位,這是一個最為普遍的哥布林部落,一個最強者,通常由大哥布林擔任首領,控製著百多個普通哥布林。

首領壓迫所有哥布林,讓他們供養自己,如果收成不佳,他就會殺死部落成員吃掉。

而且。”

他用教棍指著大哥布林正在啃食的哥布林。

“我們追蹤這支哥布林部落,這個被啃食的哥布林,是大哥布林的孩子。”

講堂中出現了些許騷動,眾人開始竊竊私語。

皮尼爾道:“想必大家現在很難接受,以我們人類的價值觀來說,隻為飽腹就吃掉自己的孩子,這實在太難接受了。

又不是什麼大災大難,沒必要這麼做,可這個大哥布林,隻是為了吃飽,就這麼做了,實在讓人難以接受。

要知道,虎毒還不食子,很多殘忍無比的魔獸,都會保護自己的幼崽,我就產生了好奇,哥布林這種魔物,對自己的後代真的一點感情都沒有嗎?

對後代的感情,是合作社會的重要基石,我們都會死,可後代會成為我們的生命延續,我們會培養後代,讓他繼承我們的財富和社會關係,這會出現大量社會合作活動。

研究哥布林對後代的愛,對我們研究哥布林的社會合作有重大意義,於是乎,我展開了專項研究。”

助教在黑板上更換了一些素描筆記。

皮尼爾指著那些素描筆記道:“我挑選了一隻哥布林作為實驗素材,他的各項指標都是正常的,或者說平庸的,就是隨處可見的哥布林,我給他的代號是慈父。”

此話一出,講堂裡傳來笑聲,給會吃自己孩子的哥布林取名叫慈父,這太搞了。

皮尼爾讓眾人笑了一陣,才讓助教恢複紀律。

“我將慈父置身於一個300平方米的密閉房間內,這個房間完全與外部隔絕,隻有頂部有個可以開合的鐵門。

然後,我通過鐵門,向慈父提供了數之不儘的食物,還有魔獸的肉,他很快就成長為了大哥布林,之後我往房間內投入木鼠。

慈父看見木鼠,大為驚歎,他將投放口,那個可以開合的鐵門視為神,叩拜後開始繁育後代。”

眾人看著素描中,那個向鐵門跪拜的哥布林,再次發出笑聲。

“木鼠很快分娩,產下一隻哥布林,我們稱呼為1代,接下來的實驗就是觀測不同環境下,慈父對他後代的態度。

慈父對待自己的第一個孩子很好奇,但是這種好奇在神,也就是鐵門打開投放食物後就消散了,慈父對食物的關注比後代更忠誠。

好在哥布林幼崽足夠堅韌,沒有長輩照顧也能活,他下意識往食物處爬行,想要進食,然後他就被在進食的慈父殺死了”

皮尼爾攤了攤手。

“我分析認為,哥布林幼崽侵犯了慈父的進食權,所以被殺死了,1代出生5分鐘就無了。

1個月後,2代出生,很遺憾,2代也因為侵犯了慈父的進食權被殺死,之後是3代4代,直到第8代。

此時慈父已經1歲了,他開始探究世界,這個300平方的小空間。

他多次觀察他的神,那個我用於投放食物和木鼠的鐵門。

在這種背景下,慈父不再殺死自己的孩子,而是開始照顧自己的孩子。

8代是幸福的,他得到了哥哥們都沒有得到的父愛。”

助教開始播放一個新的影片,一隻大哥布林坐在地上,把鐵門投送的食物掰碎了喂給8號,並且慈父還在碎碎念。

皮尼爾解說道:“各位應該聽到慈父在說話,大致意思是:等你長大了,把我墊起來,讓我上去看看我們的神。

嘖嘖,看到沒,合作,這是哥布林的合作!

探索欲望讓慈父決定供養幼崽,等幼崽長大後墊著他上鐵門看看,這就是標準的合作,有付出,有收獲,和之前大哥布林對其他哥布林完全支配,完全掠奪是不一樣的。”


最新小说: 養成遊戲成真!她們要我負責到底 山海紀元:靈契覺醒 蛇王戀愛腦:癡纏千世輪回妻 綜影視之配角發瘋記 傷寒雜病論爆笑詳解版 劫燼歸墟,登臨至高 淘汰749局,午夜當冥界奸商 詭願:大學生除靈手冊 AI危機之救贖之路 睡眠剝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