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一戰暴露出聯盟缺乏短兵相接的武器,如果當時有左輪手槍這種武器,就不會死這麼多人了。
當然,左輪手槍這也太短了,隻能當做自衛武器,應該開發一款比左輪槍長的短武器。
於是乎,就有了李秦武手裡這款半自動卡賓槍。
這是聯盟第一把半自動槍,外形看起來像是大點的毛瑟手槍,又像小點的p40,整體造型十分緊湊,方方正正的。,外形看起來就是一個槍管鏈接在一個長方形盒子上。,讓士兵可以抵肩射擊。
這把槍重量很輕,全槍都是高性能鋼製作,空槍重量2.3公斤,士兵帶著他能快瞄快打。
這把槍的槍機很輕,采用後座自動原理。
後座自動原理就是子彈在槍膛內被激發,讓後坐力推動槍機,完成一次退殼上彈。
這麼做的好處是槍結構簡單,因為沒有導氣管,像是ak,sks這些槍械就是有導氣管吸收彈藥擊發氣體,完成後座。
不用導氣管,槍的零件少了,故障和生產價格就低了。
壞處也很明顯,後座原理隻能用在小口徑武器上,發射太大的彈藥槍機回彈太快,子彈殼在火藥威力還沒完全釋放就彈出,沒有槍膛束縛,這會導致彈殼炸裂開來,堵在拋殼窗和槍膛內。
還有,這種後座原理槍機要輕,太重了後坐力推不動,無法有效拋殼,槍機輕了槍械就不耐用了。
李秦武打開折疊槍托,伸手道:“彈藥。”
西內克拿出兩個10發裝橋夾,上麵是一種新型彈藥,9x35彈藥,這個口徑的黑火藥裝藥不多,威力和射程都較小。
李秦武將兩個10發橋夾上的彈藥壓進彈倉,抬起槍,對準50米外的靶子速射。
他打的又快又急,手指扣動扳機幾乎出了殘影,4秒就把20發彈藥打空。
理論上說,這槍扳機扣的越快射的就越快,但是精準度不太高,50米的靶子,隻上靶一半。
老樣子,李秦武打了3個20組的彈藥,拆開槍查看槍管,積碳嚴重。
“彈藥需要改進啊!”
他感歎道,自動槍和半自動槍之間的壕溝不是結構材料,而是彈藥。
黑火藥射擊殘留物多,煙霧大,自動槍打個幾發前麵就和打了個煙霧彈一樣,槍管內更是掛了一堆殘渣。
直到無煙火藥的出現,自動槍才能登上曆史舞台。
李秦武想起魔法塔那邊給的報告,西內克已經製備出了無煙火藥,但那是實驗室版本,價格貴的離譜,同重量製備價格直接對標黃金。
而且實驗室製備的過程中這玩意還炸了,還好李秦武寫的《化學》提到過,製備無煙火藥的前身硝化棉非常危險,可能產生爆炸,因此當時操作的是西海頓的機械臂,沒造成傷亡。
現在西海頓在研究廉價製備硝化棉的手段,還有怎麼搞穩定劑,這個研究過程怕還需要幾年。
李秦武放下槍道:“先生產一部分,發給近衛師三團使用,這把槍就叫戰鬥卡賓槍。”
三把武器測試完畢,李秦武和西內克走出槍械靶場,向火炮靶場走去,這裡放著三門最新的火炮。炮,外形看起來比90炮大一圈,炮管也更長,炮口有製退器,炮管下方有另一根管子,那是液壓製退器,火炮有兩個炮鋤。,炮管長2600,20倍徑,火炮全重1.5噸,牽引式機動。
使用分體式炮彈,炮彈和發射藥分裝,高爆彈彈頭重量28公斤,裝藥9公斤。
發射藥8公斤,配合2.6米的炮管,可以將彈藥發射到7公裡外。
彈藥有4種:
高爆彈,黃色塗裝。
發煙彈,白色塗裝。
實心彈,打可能存在大型單位用的,黑色塗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