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您是?”
哥布文疑惑問。
老邁貓頭鷹追憶道:“100多年前,我主持了哥布林起源項目的研究,我親手把他從泥土中捧起,去除黏膜,用毛毯將其包裹。”
老邁貓頭鷹起身,哥布文上前攙扶,兩人移步到一邊的長椅上。
她似乎有很強的傾訴欲望,緩緩說出埋藏在心裡的秘密。
100多年前,老邁貓頭鷹通過實驗得到了天生地養的賢者,非常興奮,立馬對他進行了研究。
當時她對賢者隻是研究者和研究對象的關係,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的想法逐漸改變。
精靈有300年左右的壽命,是長生種,尤其是精靈現在的社會生產力很高,沒有生存壓力,這導致精靈非常感性。
尤其是當她們觀察壽命短暫種時,他們的一顰一笑濃縮在短暫的時光裡,會讓精靈的感性心裡大盛。
某次研究時,賢者被貓頭鷹們綁在架子上,研究即將開始,賢者突然用精靈語嘲諷他們。
這讓老邁貓頭鷹非常詫異,精靈語言是非常困難的,而這隻哥布林,在沒人教育的情況下居然自己學會了。
老邁貓頭鷹立即將生理側的研究轉向心理側。
之後的幾年裡,他驚訝的發現,賢者越來越像一個精靈,他寫詩,作畫,以精靈的思維方式思考哲學。
與此同時,老邁貓頭鷹自己也經營了好幾段失敗的感情。
男少女多的社會中,精靈想要結成伴侶是很困難的,除非采用精靈中普遍存在的共享丈夫模式,不然對人生走過一半的老邁貓頭鷹來說,她已經失去了年輕的優勢。
但她是精靈中很厲害的學者,不會允許自己接受共享丈夫模式,驕傲的她就這樣成為了精靈中普遍存在的獨身者。
獨身者自然沒有後代,可隨著年齡的增加,她對後代的渴望日漸加重,再優秀的學者也抵抗不了激素分泌產生的感性。
她克製著,壓製著,直到賢者用精靈語言自創了一首古典哲學詩,並且高傲又輕蔑的看著她,好像在說,精靈的藝術也不過如此。
看著賢者高傲的表情,老邁貓頭鷹的心融化了,她感覺賢者的行為就像小孩子到達一定年紀後,對家長產生的叛逆。
至此,她把自己對後代的渴望,嫁接到賢者身上。
她開始教導賢者,給他提供更好的住宅環境,學習環境,賢者貪婪如海綿吸水般吸收知識,之後又取得了大量成就。
這些成就讓老邁貓頭鷹更加歡喜,就像自己的孩子在班級裡被發了小紅花。
賢者也發現了老邁貓頭鷹對自己的感情,同樣產生了某些情感。
這之後的很多年,老邁貓頭鷹拒絕了其他貓頭鷹對賢者拆骨剃肉的研究,她甚至找到機會,以“30多年沒見過外麵的世界,這太可憐了”為理由,申請到一次在夜間帶賢者外出的機會。
那是賢者第一次看到星星,異世界乾淨的星空,璀璨的銀河,猶如淩空寶玉的巨大月亮,深深震撼了賢者。
這之後,賢者和老邁貓頭鷹的交流開始變多,雙方的心靈距離開始拉近,就好像他們真的成了母子。
老邁貓頭鷹的母性心理大大滿足,隨著年齡的增加,她已經完全失去了尋找配偶得到後代的機會,為此,她的母性心理完完全全嫁接到了賢者身上,這個40多歲的哥布林,在他們精靈看來也就是個青年。
老邁貓頭鷹對現在的生活很滿意,她以為日子能就這樣持續下去,直到賢者提出一個人人都有,但對他卻不可能得到的東西,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