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號對人口規模的估算,是計算模塊結合部分數據計算出來的,維克多認為準確度很高。
畢竟公國對基層治理能力很差,而獨立貴族又不願意暴露自己領地的實際數據,公國國對獨立貴族的稅收就是根據領土麵積和人口規模來決定的,領土麵積越大人口規模越多稅收越高,不過畢竟獨立貴族還負擔戰爭,所以稅並不多,一個男爵每年基本也就100金左右,子爵200金,伯爵500金,每年公國從近200家獨立貴族收的稅加起來也有個金左右。
不過維克多一直沒交這份稅,原因就是處於開拓狀態的貴族在經營領地的前三年裡,不需要交這筆稅務。
哪怕金葵花家族已經有領地了,但是他隻要處於公國和貴族議會認可的開拓期間就不需要負擔這筆稅務。
不過也因為如此,所以大部分貴族都會隱藏自己的人口數據,所以導致公國的人口數據非常不準確。
如此眾多的人口相對於公國的麵積,實際上人口密度已經相當高。
公國的領土自然環境非常好,適合農業種植,將近4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有三分之二都是可以開發的耕地,正是依靠高產的農作物和相對豐富的耕地資源才使得公國能保障如此龐大的人口能填飽肚子,按照前世同時代的生產力,早已經爆發農民起義和大規模饑荒了。
不過這也意味著其中蘊藏了很大的危機,隨著人口逐漸增大,但大部分資源都被大貴族把持,這些隱藏的人口會隨著時間的發展變成定時炸彈。
不過這對於維克多來說是好事,如果可以的話,未來柯爾特伯帶著北地貴族發動內戰的時候,維克多會向他申請前往中部和南部地區作戰。
那裡的貴族領地建立最早,底蘊也較為深厚,也意味著那裡隱藏的人口格外多,尤其是南部三個貴族郡,就能拉出來六個軍團,其中三個軍團常年住在邊境防備東海聯盟,而上次內戰被重創的三個軍團也很快被補全,南部貴族的財富確實很雄厚。
如果他能到那裡參與作戰,他一定可以收獲更多的人口和財富,畢竟對於一個維克多來說,領地人口越多代表著勞動力越多,兩河領擁有相對其他貴族更發達的生產力和更科學的治理體係,維克多能更容易就將人口變成領地的實力。
到時候,他可以借著內戰的機會,最大限度地提升領地的底蘊和實力,為在以後更進一步提前做好準備。
可惜這些隻是對未來美好的暢想,因為現在兩河領的勞動力再度出現緊缺的狀態。
由於領地軍隊開展了新一輪征兵,這一次的征兵都是領地民兵部隊中征召。
很多原來的輔兵也正式轉為職業士兵,他們中很多都參與了多次戰鬥,都有戰鬥經驗,差的隻是訓練水平和裝備。
整個征兵工作都在如火如荼的進行,大量的民兵被選拔為新兵,開展了第一階段的基礎訓練。
兩河領經過兩年的軍事改革,整個部隊的訓練體係和梯隊建設已經步入逐漸步入正軌。
領地的民兵部隊已經達到了相當的規模,本來領地的青壯年比例就高,15到40歲人口達到了領地的三分之二,民兵數量基本已經達到了領地人口的14,擁有將近人的規模。
這些民兵也雖然沒有經過正規軍的軍事訓練,但是也能較熟練的掌握一些武器和學習基本的技戰術,他們參與基礎訓練的效果比零基礎的人更快也更好。
所有的軍官也對整個民兵組織建設和軍隊梯隊建設非常滿意,對維克多的軍事改革也推崇備至。
也算是借此機會,維克多進一步樹立了權威,正是依靠這些軍事上的勝利與進步,維克多才能不斷在領地推動新的改革,哪怕很多人都不理解這些改革的意義,現在隻要是領主的命令,乾就完了。
到了5月20日,隻花費了4天時間,借助已經成型的基層治理和民兵體係,征兵工作就全部完成。
這次總共從民兵部隊裡征召了將近2400名新兵,他們中表現優秀的一半人會在基礎訓練完成後轉變為預備戰兵,剩下的人除了淘汰的,都換編成輔兵,也仍有機會變成戰兵,為了從軍之後自己和家人的待遇,這些新兵的從軍熱情和訓練積極性都很高。
領地數據1634年5月20日更新)
兩塊領地
領地一
名稱金葵花領
人口人在兩年前近三分之一的人口遷移到兩河領,目前自由民8119人,農奴人)
麵積:391.2平方公裡80多平方公裡的飛地與鐵樺樹家族置換)
城鎮:2座
村落:11座+15處農莊
軍隊規模1200人包括200名弓箭手、200弩手、300名騎兵、400名長槍手和100名盾劍士,其中1000人正在乘船往兩河領轉移,100名騎士和100名盾劍士留守。)
民心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