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新鮮!
蘇軾一聽驚訝,不過為討師傅歡心,30文是小錢,當即決定雇傭。
李滄海瞥了導遊一眼,發覺他真氣全無,真是一個書生,也就默不作聲。
導遊姓林,引領著五人,講解中慢慢開始遊覽汴京。
李滄海發現了汴京的不同之處,路上多了一些維持治安的捕快,袖口紮著藍色的治安司標誌明顯。
還有門口寫著男女二字的廁所,也是新出的變化。
最特彆的是搖著鈴鐺叮叮作響的公交馬車。
林導遊講解說“這是剛出的新玩意兒,喬氏琉璃鋪的產業,客人可知火成什麼地步,不說賺了多少錢,就那公交司機都成了名人,身份地位大漲。其中兩位本是光棍兒,現都被媒人說了親事,著實令人羨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想上去坐坐。”李滄海看向蘇軾。
蘇軾點頭答應。
林導遊說道“那我們快去排隊吧。”
領著幾人去了站點。
王閏之,蘇軾的第二任妻子,見站牌上有四字“萬勝門站”,其下方還有密密麻麻的小字似是之後站點,有點擔憂
“夫君,不知車費幾何?”
她不好和外男說話,轉彎問起自家相公。
蘇軾把疑問轉回林導遊。
“三文,每人隻需要三文。”
眾人聞之不由一驚,不是嫌太貴了,而是實在太便宜了。
要知這裡可是全國中心,開封汴京,不料還有這般讓利於民的舉措。
其實,這都是喬平安用自己的錢在補貼。他們家的錢實在太多,怎麼花也花不完。
反而,最近賺錢的速度又快了。再不花出去,喬家就會變成喬平安討厭的那種兼並之家了。
但他亦深知,錢直接分給底層百姓,可能他們也留不住,
故補貼一些百姓出行,總不致會出錯。
而他這一番舉動,在趙宗實看來,又是在實現均貧富了,
如此言行合一的行為,讓他對喬平安更加佩服起來。
汴京這些時日的改變,趙宗實也是看在眼裡的,
尤其是在路上看到行人百姓的那種神態,充滿著對生活的希望,對官府也沒了以往的冷漠與仇視。
甚至很多賣報的小孩兒也不再懼怕官府捕快。
這情況是以前他從來沒有從百姓身上看到過的。
蘇小妹用手彈了彈座位上不存在的灰塵,說道“師傅快坐這裡。”
李滄海含笑坐下,拉過蘇小妹貼在了近身位子。
王閏之取了二十文,交給代付車錢的林導遊。
“不用這麼多,蘇夫人您們六人,隻需十八文即可,我有公交公司的年卡,就不用你替我交了。”
年卡的概念一出,又引來一番詢問,林導遊自然又解釋一番。
“這喬家有高人,竟然能想出這樣的點子。”
李滄海讚許道。
蘇小妹撇嘴不服道“萬一是騙人一下子把一年的錢存進去,他們就跑路了怎麼辦?”
李滄海莞爾,一指點她腦袋,笑道“你呀!防人之心過甚,可不要把人的心思想到這樣壞了。”
林導遊聽了一笑,解釋道“蘇小姐的擔憂也不無道理。公交公司已經早我們想到了。我們的公交費是由大宋銀行存托管,並不是直接交給公交公司的。”
眾人又不解,他又耐心的解釋起銀行來。
“竟然有這樣的事,這汴京城似乎處處透露著一股蓬勃的新意。不知何人有這大本事!”
聞李滄海感慨,蘇軾心中一動,想到一人。
“莫非是王安石?”
林導遊剛好解開了他的疑惑“在下覺得這應該是主持變法的王相公的主意。”
李滄海頷首道“王安石變法我有耳聞,一片丹心為民,汴京變化如果是出自他手,也就不足為奇了。”
蘇小妹、王閏之二人都對王安石好奇起來。
蘇軾雖一直反對新法,但對師傅給予王安石的評價並不反駁,心裡也是認同的。
林導遊開始在車上講解起沿途風景,包括古建築曆史,新增店鋪趣聞。
每逢站點有人上下車,會中斷片刻,恢複行駛就繼續說。
蘇軾一行是打算繞城一圈了,林導遊的三十文可不好賺。
喜歡我以超能力成道請大家收藏:()我以超能力成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