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認沒有其他宋軍襲擾,耶律重元安心不少。
這下幾乎可以確定此次襲擊是宋朝的反製報複。統計官合計損失,傷亡一千三百多人。
月律明月上前奏請“請大王允許讓卑職再去殺回來八百人。”
“你有傷在身不必了。”
蕭千絕抱拳道“屬下無恙願往宋營。”
“稍安勿躁,宋軍還有近數百的先天太監,你去了凶多吉少。”
耶律重元擺了擺手,解釋道“這批太監不解決,高層武力我們已經吃虧,先不要輕舉妄動。必須儘快稟報皇帝。”
思考一會兒,對澹台越說道“你儘快散播那亡國太監詩,最好發到大宋日報上去。利用南宋人愛內鬥的習慣,從內部瓦解太監軍。”
澹台越聞言雙目一亮,佩服道“大王聖明!”
被南苑大王提醒他終於想起,恩師王繼忠說過宋人這個習慣。
向來外戰外行,內鬥內行。很多看似難以戰勝的戰爭,他們都會從內部自己搞破壞而讓大遼輕鬆獲勝。
而且當年恩師促成澶淵之盟,就是看到當時南宋是滅不掉的,隻有讓他們內鬥起來,朝綱敗壞,軍紀渙散,君民離德,才好一舉滅亡之,
本來一切都朝著恩師預期方向在走,沒想到出來個降世仙人,把計劃都打亂了。
澹台越收回思緒,考慮如何傳播《述國亡詩》內情。
見幾位重要屬下情緒有些低落,耶律重元猛然驚覺到剛才打擊己方軍心過猛了。
苦思挽回對策,忽然想到一事,問道“千絕可知為何我們大遼與南宋雙方戰爭,總是贏多敗少?”
蕭千絕一時無言陷入深思,耶律重元也不催促,讓他思考。
過片刻才回道:“因為我們大遼男兒都是為了自己而戰,而南宋的士兵是被強迫著上戰場,都不是為了自己,他們如同行屍走肉,軍無戰心。”
耶律重元聽到滿意答案,鼓掌拍手叫好道“正是如此。楚王王繼忠定下的和平演變之策其實近百年來已經初見成效。千絕可知宋朝的士兵是如何招募的?”
耶律明月和澹台越兩人對此心中清楚,但是也做出好奇的樣子,作為捧哏。
這一節,蕭千絕恰好真不知,故求問道“難道不是招收農家子?屬下識淺,望大王告知。”
耶律重元先哈哈大笑聚攏所有人的目光,才語氣森然道“南宋一旦國內環境和平之後,他們就特彆怕百姓造反。所以招募的都是一些流民和聚眾造反的反賊!”
蕭千絕臉露驚恐,難以置信道“南宋君臣是怎麼敢的?”
澹台越還是忍不住,搶答道“此皆宋太祖軍製遺毒問題,恩師早就看出,才會在當年力主促成澶淵之盟,以不變應萬變,靜待南宋自我崩潰。”
耶律重元補充道“起先楚王是沒有被封王的,隻是後來寇準,狄青等文武官員的淒慘下場,才知其才智近妖,當時聖宗皇帝、天皇太後才力排眾議封其為楚王。”
而耶律重元不知道的是,按照原本曆史軌跡,將來有一個比前兩者更慘的嶽飛,活生生被莫須有罪名迫害致死,才徹底斷送了宋朝國運。
那時候王繼忠的陽謀才真正大功告成。
蕭千絕不解問道“難道宋朝滿朝紫貴都看不到此乃亡國之策嗎?”
耶律重元含笑不語。
澹台越見大王眼神,是讓他說明,道“南人向來信奉穩定第一,內王外聖。對內殘酷鎮壓,對外阿諛奉承。重國祚輕民生,一家之傳承重於天下之民。”
蕭千絕慨然道“此國不滅,天理難容!隻不知為何現在我們又要改變國策,突然南征。”
耶律重元扼腕歎道“可惜楚王謀算天下,卻漏了一招,不知道五十年後南宋竟然會降下仙人。”
不由再次憎恨那些新發明,銀行、水泥、報紙徹底改變了南宋腐朽墮落的趨勢。
其中隱含的勃勃生機,更是讓他身為遊牧民族一員深深恐懼。
其不知這是現代科技文明的力量。
耶律明月也重重歎息,本來王安石變法,她得知很欣喜加速南宋滅亡,可天意如此偏愛南宋,降下仙人,大遼隻能最後殊死一搏,奮起一奪天下氣運。
澹台越還有幾人不知道的,恩師王繼忠臨終前預測了大遼的情況,
“南宋滅亡固然咎由自取,可咱們大遼如果也和南宋一樣,崩潰得會更快,如果朝廷有此苗頭,你一定及時製止。還有北麵的少數部落,要嚴格限製起來,那裡是龍興之地,真龍向來以北統南。切記。”
……
趙宗實再次求見喬平安。
被告知暫時不在家,需要晚上才能回來。
他竟沒離開,坐在客廳等到了酉時。
喬平安一回來就被家丁引來見他。
“師傅你可回來了,北遼背棄約定俗成規矩,悍然出動絕世高手,也就是現在的先天大圓滿級彆的高手,對我宋軍展開了慘無人道屠殺,您要為我朝做主啊?”
悲痛欲絕,聲淚俱下,見之令人頓時生出同仇敵愾之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喬平安凝重起來,問道:“是誰,殺了多少人?”
趙宗實不敢誇大,老實說道:“是個女人,合計殺了我軍將士486人。”
聽到是個女性強者,沒有緣由,喬平安自然想起了那個來參加過他和巫行雲婚禮的耶律明月,
隻暫時不敢肯定,安慰道:
“你先彆急,明日我親自去看看。”
接著,趙宗實又給北遼下了不少眼藥,才悲戚的離去。
喬平安回到房中,與巫行雲和兒子好好互動一番,才疲憊睡去。
第二天,向妻子說明情況,喬平安就再次飛去了雁門關。
在天上,他思考起為什麼有這樣一個高手公約。
這個答案,可能慕容博能告訴喬平安。
那就是天意如此,為了維護天龍世界的運行,以法則的形式讓高手們內心中深刻認同這個規矩。
不然無法解釋這麼弱智的公約,為何會形成共識。
這樣共識一成,高手自我限製固恃一地,世界格局完全按照無魔曆史一樣發展,
所以,一個武功隻會長拳的都檢點黃袍加身得了天下,一個邊緣雪地的遊獵民,席卷北方建國稱製。
深入思考邏輯後,喬平安不禁要問,
“宋太祖建立大宋,逍遙子的師傅同意了嗎?”
“耶律阿保機建立大遼,靈鷲宮的上代主人同意了嗎?”
答案是明顯的,他們同意了,並且選擇了臣服,莫名其妙認可了一個武功低微的凡人,建立封建大王朝。
很扯淡,但這就是現實,天龍世界的現實。
“我真去製裁那遼國高手?好像上次慕容博開竅之後,整個世界都發生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