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長安,前所未有的熱鬨氣息。
天還未亮透,四麵八方的百姓便如潮水般紛紛朝著長安城湧來。
他們皆是聽聞太子三天前發布了招工,特意趕來看看自己是否有機會被太子選中,謀得一份差事。
這熱鬨的場麵,絲毫不亞於盛大的上元節,甚至更添幾分熱烈與喧囂。
辰時一到,如約定般,人流自然而然地朝著幾個城門附近彙聚。
其中,安化門聚集的人數最多,放眼望去,黑壓壓的一片人頭攢動,好似一片黑色的海洋。
此刻,百姓們都自發地一小堆一小堆地圍成圈,或是整齊地站成一排,彼此熱烈地交談著。
若你湊近仔細聆聽,便能聽到諸如“皇家夜宴”“手電筒”“鏡子”“香水”“君莫笑”“金樽月”等新奇的字眼在人群中此起彼伏。
而聲音最為響亮的,當屬那群身著書生打扮的人。
“你們聽說了嗎?太子又有繼君莫笑,金樽月之後的詩作出來了。”有人高聲道。
隻見一位身著青衫的男子,瀟灑地一拍折扇,微微揚起下巴,語氣中帶著一絲不屑,嘀咕:
“切,這誰不知道,早傳開了。”
說罷,便搖頭晃腦地念了起來: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話音剛落,又有一人趕忙接道:
“朱門狗肉臭,路有凍死骨。”
“哎,是的是的。”旁邊一人附和著,臉上露出疑惑的神情,
“隻是小的實在不解,為何太子作的這兩句詩都是半句,要是能窺得全句詩篇,那這一生也算死而無憾了。”
“切,誰說沒有全句的?”
一位書生模樣的人,故意賣了個關子,接著便緩緩撩起衣袖,邁著方步,一步一句抑揚頓挫地念道:
“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
“哎,彆念了,來了來了。”
不知誰喊了一聲,眾人的目光瞬間被吸引過去。
隻見李安儼帶著一大隊人馬浩浩蕩蕩地走了過來,隊伍後麵還有人抬著長條桌子、椅子,以及一口口神秘的箱子。
人群中有人小聲議論道:
“看,那個就是太師椅。聽說是太子創造的。”
“太子椅?太師椅?你這都沒聽說過,你是多久沒來長安城了。”
李安儼昂首挺胸地走到眾人麵前,站定後,使勁拍了拍手,然後仰著脖子,扯著嗓子大喊:
“讀書人在這張桌前排隊!木工、鐵匠等有一技之長的,在這張桌前排隊!隻有一把力氣的,來這張桌子排隊!
女子在這張桌子旁邊,看熱鬨的就一邊去。”
說完,他一邊說著,一邊大步流星地走著,手指逐一指著一張張擺放整齊的長桌。
在李安儼的指揮下,原本嘈雜混亂的人群開始慢慢變得有序起來,逐漸分成了幾列整齊的隊伍。
李安儼看到這一幕,滿意地點點頭,又高聲喊道:
“一會登記好信息的在城門外等待,現在開始登記信息。”
沒過一會兒,便有人順利登記好了信息。
隻見他手上拿著一個一寸寬三寸長的小木牌,正好奇地打量著。
木牌的正麵端端正正地寫著“老師”二字,旁邊還有一片空白;
背麵則詳細地寫著“李大國,萬年縣人士”等等關於地址的具體信息。
這時,一個扛著寫有“等待區”三字的大大指示牌的侍衛走過來,引領著他朝著城門外走去。
其他幾個城門口也都是同樣有條不紊地安排著。
登記現場,工作人員認真負責地為每一個前來的人記錄信息,百姓們懷揣著期待,依次排隊等待。
登記好信息後的人們,都被侍衛們引領著,朝著安化門外走去,在那裡集中等待下一步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