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榮胸前的護心鏡被飛出的銅塊打出了個凹陷,驚出了一身汗。
原先鑄炮時,因為銅少,被迫偷工減料。
這門三、四公分口徑的小炮,連炮架子帶子炮一起,也不到六十斤。
此時連續射擊,早已金屬疲憊,李曉明又沒告訴過他們要降溫,小炮終於不堪重負,炸開了。
蒲榮看著成為廢鐵的小炮,心裡都在滴血,沒辦法,隻能扔在一邊。
黑苗王見傷亡巨大,卻始終不能登陸,氣得連連怒吼,指揮後續的船隻向遠處靠岸,想要拉長戰線。
這一招果然有效,岸上的四、五百弓弩手頓時防禦吃力,片刻過後,已經有黑苗兵從遠處登上岸來。
正在這時,蒲榮在城上紅旗揮動,立刻有數十名騎兵快馬加鞭從通道裡奔出。
這數十騎人馬,也不與敵兵交戰,隻是每名騎兵,盯著一條船,把腰間裝滿火藥的竹筒,點燃引線後丟到船上。
靠岸的一排船隻頓時煙霧隆隆,冒起火光,火借風勢燒的極快,船上還沒有登上岸的黑苗兵,不得已隻好跳進水裡。
後麵的船隻怕染上火,隻好往更遠的岸邊駛去,從更遠處登岸。
有十幾條船看到這一幕,竟然在一名首領的帶領下,頂著風向上遊逃跑了,把黑苗王氣的哇哇大叫。
此時由於戰線拉的太長,原本埋伏的這四、五百弓弩手,邊射擊邊後退。
一直退到城牆下,擺開陣勢,準備防禦登陸上岸的黑苗步兵衝擊。
此時儘管黑苗軍兵傷亡慘重,還有畏戰而逃跑者,但剩餘兵力,仍有兩千餘人。
剩餘的黑苗軍兵在黑苗王的督促下,不畏生死,舉起藤牌抵擋著弩箭,拚命的向前壓來。
城上的兩、三百名官兵,在蒲榮的指揮下,與城下的四、五百弓弩手配合的天衣無縫。
黑苗軍兵中箭而亡的遺體,在城前四、五十步的地方堆成了小山,屍體流出的血液彙成小溪,順著河岸流進烏江,慘不忍睹。
隨著登陸的黑苗軍兵越來越多,慢慢的,城下弓弩手的壓力越來越大。
多名黑苗族首領,在黑苗王的督促下,將數麵藤牌綁在一起,帶頭領著族人衝鋒。
官兵的弩陣終於被突破了,黑苗人積壓半日的怒火瞬間被釋放出來。
個個舞動苗刀,紅眼嘶吼,向官兵砍殺而來,城下官兵也紛紛將弓弩負於背上,挺起刀槍與黑苗人搏殺在一起。
蒲榮急忙揮動紅旗。
原先在鐵索內側乘船,以弓弩拒敵的兩、三百官兵,在兩名遊徼的帶領下。
快速登岸,從城牆一側的狹窄通道奔出,加入戰鬥。
城下官兵與黑苗激烈肉搏,城上的兩三、百官兵,繼續用弓箭阻擊陸續從遠處登陸的黑苗軍兵。
起先官兵幾乎兩人對一名苗兵,頗占上風,但隨著後麵上岸的黑苗兵數量越來越多,逐漸不敵。
李曉明在遠處高坡上看的心驚肉跳,黑苗人的戰鬥力已經超出了他的想象。
就算孫子重生,諸葛亮在世,用兵也隻能這樣了吧?
可是擋不住人家一個“勇”字。
這群野人竟然如此的不要命,傷亡幾乎過半了,居然還不潰逃?
若是突破了城牆這道關卡,那就隻剩下箭樓阻擋了。
若是箭樓裡的二百弓弩手再拒敵無效,與黑苗人一對一純肉搏,官兵根本打不過人家呀!
他眼睛偷瞄著昝瑞肩膀上挎的包袱,心想萬一官兵支撐不住,找個借口把劉新支開,自己和小瑞好換衣服。
命最重要,他早就做了最壞的打算。
若是守不住城,就換上苗人的衣服,帶著昝瑞從亂軍裡混出城去。
想必黑苗族人也不是個個都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