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明奪過槍,生氣道:“火槍沒有做好,有些毛病,還需再改改。”
眾人都低著頭,不笑了,沒人吭聲。
又鼓搗鼓搗,搗進去八、九顆,七、八毫米的鉛彈。
讓昝瑞把大木板挪到二十米的地方,“砰”的一聲開了一槍。
結果相當可喜,八、九顆鉛彈,分布的相當均勻。
最遠的兩顆鉛彈,距離也不超過三十厘米,其中有五顆鉛彈擊穿了木板。
又叫昝瑞把木板挪到四十米處,放了一槍。
結果隻有四顆鉛彈擊中木板,而且鉛彈隻嵌入了半指深。
孫文宇走過來說道:“大人,若是兩軍對陣,看來還是第一種彈丸最為有用。”
“嗯,獨彈確實威力大,但是霰彈覆蓋麵廣,也有用。
隻是這東西需要個托殼,咱這邊沒材料,做不出來。”
經過剛才的試驗,李曉明估計了一下,霰彈的有效射程在三十米內最佳。
超過了三十米,可能就不致命了,也打不準了。
雖然比現代霰彈還差的遠,但也勉強能用。
畢竟沒有塑料,有塑料的話可以做個子彈托殼。
子彈出膛後,托殼會包裹著霰彈飛出一段距離才分散,這樣射程就會加大許多。
看來以後真要作戰,還是用弗朗基炮打霰彈實在些。
李曉明提著碎豬頭在前麵走著,孫文宇他們三個在後麵跟著。
蒲榮見縣令不開心,快步走上來,安慰道:“太爺,您是主帥,
原本就不用舞刀弄槍的,有我們這些人在,你隻運籌帷幄就行了。”
李曉明乾營銷出身的人,向來也是爭強好勝的。
心裡正在想,我做出來的火槍,憑什麼就我打的最菜。
這時聽了蒲榮的話,心裡也釋然了。
想來再強的人也不是萬能的,總有他擅長或者不擅長的。
於是歎了口氣,對眾人說道:“唉,看來我也沒有那個命了,隻能打打手槍了。”
三人莫名其妙,不知道打手槍是怎麼一回事?
“小瑞,你放心,這火槍是你的,不過得先讓讓鐵匠照著做幾把出來。”
昝瑞不情不願的,非得約定了日期,兩天內就得給他,才把火槍交給李曉明。
李曉明拿著火槍交給鐵匠,修改了幾處小毛病,讓抓緊時間照著做。
又找木匠,讓做個手槍握把,讓鐵匠再配了個短管。
到了現在,終於萬事俱備了,就等鐵匠把火槍量產一批出來了。
夠組建個火槍隊的,就能去販鹽了。
可是李曉明辛勤慣了的人,閒不住。
在鐵匠作坊裡拿了二斤銅,燒了打,打了燒,叮叮當當的忙碌了一下午,做了個銅鍋。
雖然手藝不好,前棱後扁,因為要想手工鍛打鐵鍋,必須得有個半圓形的鐵砧子。
但是這種帶弧度的鐵砧極不好做,他隻能在一塊方鐵上打。
可不就打不好麼?
但好歹是個炒鍋,以後總算有炒菜吃了。
自打穿越到這個時代,天天吃的飯,不是蒸的就是煮的。
腸胃是好了,但是天天嘴裡淡的吐清水。
心裡還是有點憂慮,這年頭的銅裡麵都有鉛,不知道用久了,身體會不會出問題?
思量了一番,還是決定先拿到縣衙後後廚去,讓劉新、蒲榮他們先吃一段時間再說。
因為整個縣城的鐵匠聚在一起,也隻有十幾個人,學徒也不是這麼快就能上手的。
火槍每個部件又都是手搓的,因此做的極慢。
且幾乎做出兩條裡麵就有一條,有毛病不合格,還要重新返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