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義律兄妹倆和李許、公主兄妹倆,跟著船隊享福,啥心不操,一路吃喝全靠李曉明張羅供應。
船隊一路向西,迤邐而行了七、八天,
最後的兩日,幾乎一半路程靠拉纖而行,儘管曆儘艱辛,然終於還是到了梓潼郡。
本計劃過了梓潼郡,最後一站去最西端的汶山郡,再折轉回旁邊的廣漢郡。
可是看這個樣子,汶山郡是去不成了,
船隊能逆流而行到梓潼郡已是極限,內江涪江)上遊地勢落差太大,水流湍急,根本無法行船了。
李曉明讓王吉取了銅錢,先去郡裡買了許多米酒,還牽回一頭肥豬,
在岸邊就著江水將肥豬宰剝了,剁成小塊在船上煮熟,讓大家先吃喝一頓,補補身體虧虛。
又向大家許諾,梓潼這邊要是賣的好,先每人發一百錢作為獎金。
眾人原本因疲乏勞累,有些士氣萎靡,
但一聽除工錢外,竟然還有這許多獎勵錢,頓時又都歡呼雀躍起來。
這年頭又沒地去打工,哪有賺閒錢的機會?千裡奔波不就為了這個麼?
況且跟著太爺又能混到酒肉,要是老老實實蹲在家裡,吃糠喝稀還要聽老婆子的難聽話。
眾人大嚼豬肉的同時,也都暗下決心,
要好好巴結帶隊的王吉王祥二位遊徼,爭取下次販鹽還能帶上自己。
眾人吃飽喝足,美美地睡了一大覺,
第二天,大家都起了個大早,卸了一千斤鹽,用小車推到梓潼郡四門販賣,
隻是要到這郡裡做生意,路過城門口時竟要交稅,這還是第一次遇見。
一共十輛小車,好說歹說每輛車還是交了十文。
進了梓潼郡,李曉明驚異地發現,
這座郡城雖不大,但裡麵卻熱鬨非凡,來往行人摩肩擦踵、熙熙攘攘。
看看來往過客,容貌服飾各異,不少都是外族,甚至有些高鼻紅發的西域、塞外商人。
這些人有推車的,有騎驢的,有一行數人擔著挑子、腰間鼓起似暗藏利刃的。
李曉明心想,雖是亂世,然而隻要有利可逐,商賈之業仍是斷絕不了。
正在安排眾人擺上攤位,隻見李許帶著公主和郡主過來了,拓跋義律也在後麵跟著。
李許微笑著向李曉明打了聲招呼,
笑道:“你們在這裡賣鹽,不妨加些價錢,一定能賣的好的。”
李曉明不解問道:“殿下,這是為何?”
李許微微露出些自豪之意,故作博學多識狀,
向李曉明賣弄解釋道:“陳縣令有所不知呀,咱們大成以巴蜀之地建國。
多的是險山峻嶺,從古至今,通往漢中外部,隻有兩條路,一曰米倉道,二曰金牛道。
米倉古道乃是上古武王伐紂時期初建,
據說是為了讓“巴人”能有路,前往牧野參戰,用了上萬先民之力,在米倉山開鑿數年方成。
“米倉道”一成,武王得巴人相助,實力大漲,終於在牧野一戰而滅商紂,建立了八百年的周朝。
但因米倉道過於險峻狹窄,無法容納後世大兵團進出,
秦惠王時,又在巴蜀西側,嘉陵江畔的大山之中開鑿了金牛道,
此道一成,秦國大軍得以自由往返巴蜀之地,最終助力秦王滅六國,一統天下,
以後咱們成朝大軍也要從此道而出,一統天下呢!”
李曉明心想,這李許倒不是一般的紈絝皇族,還是有些知識哩!
不過要想出金牛道一統天下,嗬嗬,曆史上可沒有這樣寫你李家呀!
李許見眾人洗耳恭聽,禁不住洋洋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