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黑燈瞎火,靜無聲息,這才放心,
一路回到太子府自己的住處,在床上翻來覆去地想,
到時候可怎麼穿過匈奴,或者石勒的地盤呀,這它嗎可也是個大難題。
直到第二天,天蒙蒙亮時,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驚醒了李曉明,
披衣開門一看,隻見李許手裡拿著個包袱,神色匆忙而來,進到屋裡,
對李曉明道:“曉明,建寧王今日上午去皇宮向陛下辭行,下午出發,
因此時冬季,城南都江岷江)水少,不能行大船,
他們需到城南百裡處的錦江與都江的交彙處,換乘大船回到建寧,
我已派人提前勘察好地形,那邊的兩江彙合處有一山,名為彭祖山,你可在半山處設伏,居高臨下一炮殺之。
完事後從山後回轉,到山腳下換了衣服,騎快馬到城南,棄了馬走著進城回來即可。”
“好,我這就出發。”
李曉明答應了一聲,不再猶豫,
換了李許包袱裡的粗布短袍,將小推車推出,見外麵有輛驢車,
另有兩名做農夫打扮之人,雖穿著粗布短褐,作農民打扮,
但兩人都目露精光,小臂上肌肉發達,一看就知是勇武之人。
李許介紹道:“這是李塵和李影,是我的貼身心腹,讓他們協助你,萬無一失。”
李曉明問道:“我要不要向太子殿下說一聲再出發?”
李許笑道:“太子昨晚去皇宮侍候陛下去了,還沒回來,他已知道此事,
你儘管去就行了,我擺好酒宴,專等你夜裡回來咱們一醉方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曉明不再多言,再一次檢查了小炮、子炮、火繩等物,
與李塵、李影二人合力,將小炮帶小推車一並搬上驢車,
李塵在前牽著韁繩走路,李影坐在車前麵駕著轅,李曉明坐在車後,刺殺小組出了太子府,往城北而去。
三人到城北時,剛好開城門,從城北出城,又繞到城南,一路往彭祖山而去。
因情知道李塵和李影說是協助自己,其實監視自己的成分更大些。
李曉明也懶得裝樣子,一句話也不和二人說,隻是身上蓋著塊麻袋打盹。
驢車行的不快,一路晃晃蕩蕩,
今天是個大陰天,小北風刮的嗖嗖的,
李曉明心中有感,此情此景,正是:風蕭蕭,易水寒,壯士一去不歸還。
突然想起了荊軻,不禁心中感歎,
自己用小炮刺殺,殺完還能跑,心裡都忐忑不安,猶豫了好多天才真正下定決心,
那荊軻竟然明知一去不歸,還能帶著匕首與秦王在大殿上貼身搏鬥,這需要何等的膽量?
想到後來荊軻被秦王砍斷大腿,又被五馬分屍而死,慘烈無比,不禁又害怕起來,
那建寧王李壽,可是帶著百十號騎兵而來,萬一我行刺失敗,沒能跑得了,被他的人捉住......
這種天氣,這個場景,想那建寧王也是飽讀詩書之人,難免也會自然而然地想起荊軻,
遇刺之人,肯定對刺客恨之入骨,
他身邊有那麼多匹馬,想必也會將我拴在馬上,一拉五瓣。
那可太慘了......
喜歡至暗時代:五胡十六國曆險記請大家收藏:()至暗時代:五胡十六國曆險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