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許和眾人一起拱手,謝了李濤的好意提醒,
與李濤告彆後,眾人方行得數步,又見李濤從後麵慌慌張張地追來。
李許奇道:“賢弟還有何事?”
李濤緊張道:“還有一物需得防備些,
當地的土人常言,這“千裡巴山”,夜間有長毛鬼怪出沒,
若是遇見,隻需衝其大喊“築長城,築長城”,鬼怪自退。”
李曉明向來不信鬼神之言,見李濤好歹是個將軍,居然這樣神神叨叨的,
忍不住笑道:“哈哈哈,李將軍常在此處,身邊需得多備些符籙,可彆被鬼怪捉去了。”
李濤臉紅道:“雖不知真假,仍需防範些好。”
李許笑意盈盈地點了點頭,隨口向眾人說道:“李將軍也是好意,大家防備著些吧!”
眾人都瞅著李濤紛紛嬉笑,沒個當真的。
李濤見他們不信,隻得訕訕地回去了。
大家將東西收拾停當,兩輛馬車重新套上,就按李濤說的,沿著穀底的大劍溪迤邐而行。
大劍溪流水潺潺,兩岸皆是千丈崖壁,仰頭看看,隻有一線天和偶爾掠過天空的鷹隼。
崖壁時不時會‘撲通’地一聲,掉下石頭來,往往嚇人一跳。
這條路雖然不用翻山,但溪邊有些傾斜,小車不好推,馬車坐著也難受,就連騎馬也有些難行。
於是,大家全都步行走在河穀邊,車裡隻有公主一人藏在裡麵。
因聽了李濤說水裡有豬婆龍,李曉明十分好奇,因為豬婆龍就是鱷魚,
而事實上,現代的中國除了揚子鱷,根本沒有其它的鱷魚。
甭管是什麼魚,釣魚佬聽了都興奮上頭。
李曉明以前看過唐朝大文學家韓愈作的《祭鱷魚文》,知道唐朝時期,中國的廣東地區,有明文記錄是有鱷魚的,
四川到底有沒有鱷魚的文字記錄,倒真沒見過,
韓愈可不但是詩人,還是哲學家、政治家,甚至隨軍打過仗,有膽有識,有一定的軍事才能。
他曾經單槍匹馬,去到叛軍大營中,被大群手持刀兵的叛軍士兵團團圍住,他毫無懼意,罵得叛軍將領狗血淋頭,
憑著一張嘴,硬是義正辭嚴地,罵贏了叛軍,叛軍將領畏懼他,還請他吃了頓飯,將他送了回去。
韓愈此人不識時務,眼裡揉不得沙子,專愛打抱不平,為弱者和老百姓出頭,
因此,不但將同僚權貴得罪個遍,就連皇帝唐憲宗也十分討厭他,
唐憲宗想收拾韓愈,但韓愈正直清高之名,朝野儘知,皇帝也拿他沒辦法。
後來隻得明升暗降,把他派遣到數千裡外的潮州今廣州東部),任刺史去了。
那時的廣潮州,仍是偏僻未開化之地,遍地毒蟲野獸,瘴氣叢生,
尤其是猛獸非常多,幾乎不適合人類生存,是罪犯流放之地。
生存條件艱難也就罷了,當地河道裡還有鱷魚為患,
潮州的鱷魚,多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往往河兩岸的人民和牲口,都能被鱷魚群爬上岸,吞吃個儘絕。
韓愈既為刺史,一向愛民如子,了解情況後忍無可忍,作了一篇氣勢磅礴的《祭鱷魚文》,
大意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們即便是鱷魚,也得遵從王化,我現在令你們限期搬家,不得再為害此地人民,
否則,我韓愈就要行使刺史之責,命令手下官兵壯士,用強弩毒箭把你們全部鏟除。
不知究竟是鱷魚聽得懂人話,還是韓刺史隻走個形式,就讓官兵們用毒箭大開殺戒了,
反正從那以後,曾經在潮州縱橫交錯的河道裡泛濫為患的鱷魚,就此從曆史上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