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散關的守將左伯中,像是很好說話的樣子,表示既然是南陽王的朋友,不會為難商隊。
李曉明一聽這話,頓時大喜,心想這劉胤的麵子就是好使,
向左伯中拱手說了句:“多謝將軍了。”
大手一揮,對後麵的眾人道:“快些趕路過關。”
王吉等人連忙指揮眾人,推著小車往門洞裡進。
“哎......哎......,攔住攔住,急什麼?我還沒說完呢!”
左伯中繃著臉讓匈奴兵又把眾人攔下。
李曉明心中一驚,說道:“將軍,運鹽如救火呀!還有什麼事?”
左伯中指著眾人,對李曉明說道:“你們有這麼許多人,
若是進了我們趙國,路上乾出了作奸犯科的事,可怎麼辦?
到時候你們一拍屁股回去了,朝廷豈不是要怪罪到我的頭上?”
李曉明茫然說道:“看將軍說的,我們隻是販鹽,不乾彆的事呀。”
左伯中道:“空話可做不得準。”
“那以將軍之言,該怎樣做,您才能放心?”
左伯中摸著胡子笑道:“隻需留幾個人質在此處,等你們回來時再帶走,那我就放心了。”
眾人一聽,均想,這怎麼行?都知道你們匈奴人殘暴,若是留下幾人當人質,
等我們回來時,說不定人質被你們當菜吃了。
李曉明亦是連連擺手道:“不行,不行,將軍,人質是萬萬留不得的,
我們這些人裡麵,有記賬的、過秤的、推車的、做飯的、保鏢的,
缺了一個都過不成日子,留人質不行。”
左伯中聞言笑道:“若是實在不能夠留人質,那就照上一撥鹽販的規矩來吧!
來來來,立個文書,就照他們這樣子寫上,再畫個押。”
說著從懷裡掏出一張藤紙來,遞給李曉明。
李曉明十分納悶,接過藤紙細細一看,不覺大吃一驚,
這是孫文宇留下的文書憑證,上麵寫明,大散關允許他們借道去北方販鹽,
等他們回來時,自願將販鹽所得利潤的三分一,留給大散關。
李曉明是個財迷,慣會精打細算。
心想,除去這一路上的消耗,回來時還要再給眾人賞錢,
此次北方販鹽,本就不賺錢,若再給你三分一,非賠不可。
於是口氣強硬地連連擺手道:“不行不行,我們從其它地方過關時,撐死留下兩包鹽就是了,
怎地到你這裡要這麼多?
怪不得人家總說你們,匈奴過處,寸草不生,原來真是如此黑心。”
左伯中見他不上道,說話還難聽,紅著臉奪過孫文宇的字據,
拂袖道:“哼,你既然不同意,那就請回吧!恕本將不能借道於你。”
說著,轉身就欲離開,
李曉明在後麵猶自嘟嘟囔囔的,說要將此事告狀到南陽王劉胤那裡。
李許和拓跋義律在後麵看的大急,
心想這人怎麼如此迂腐?就眼前這個光景,還能跟他們討價還價麼?
“哎......哎......,那位將軍且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