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在李曉明的指揮下,匈奴三千多人夜襲秦州叛軍大營,
不僅一把火,將敵軍二百座營房燒了個乾乾淨淨,
更是直接全軍上岸,殺得叛軍丟盔棄甲,大敗虧輸,
李曉明率得勝之師返回北岸,
見到劉胤後,第一件事就是,因塔頓和兩名校尉不遵軍令,要執行軍法,
李曉明本意是想嚇唬嚇唬三人,
不料劉胤翻臉無情,要斬三人,卻被李曉明勸住,遂隻打二十軍棍。
塔頓三人心中鬱悶,正垂頭喪氣地要去領軍棍,
李曉明又向劉胤道:“殿下,一是一,二是二,軍中最該賞罰分明,
這三人雖是觸犯軍令,但作戰勇猛,無他三人,此戰不能成功,
執行完軍棍,還望殿下能照常為他們敘功。”
“哈哈哈,賢弟果然心思縝密,正該如此,
這樣吧,我在表章中寫明,封賢弟為安南將軍,與安北將軍赫連虎職位並列,
張春為虎威將軍,塔頓為捕虜將軍,明天我派快馬,一並遞上朝廷。
另外幾名校尉,我自做主,都提為偏將,今夜參戰軍士,各有賞賜。
你手下的三名領隊,俱先封為校尉。
賢弟,你看如何?”
劉胤麵帶微笑,慷慨地征求李曉明的意見。
安北將軍可不同於雜號將軍,
四安、四鎮皆是軍中要職,一般由地方刺史、郡守兼任,非資深軍官不能任此職。
李曉明受寵若驚,伸出一根大拇指,諂媚道:“殿下英明睿智,怪不得麾下儘是些英雄豪傑。”
張春、塔頓和兩名校尉也都大喜拜謝,
校尉升將軍是道大檻,
偏將與正職將軍也是天差地彆,
張春自然是喜出望外,他是晉人,投到匈奴人這裡,不就是為了這個麼?
塔頓和兩名校尉,本來是要殺頭的,
此時竟然直接升職,人生之大落大起,實在來的太快,俱都欣喜異常,
對待李曉明的態度,也從內到外地尊重起來,
三人有說有笑地去挨軍棍了。
劉胤聽李曉明說話順耳,喜上眉梢,遂拉著李曉明回營宴飲去了。
劉胤駐蹕的新平郡,原也是富饒之處,
手下大將路鬆多,格外地擅長劫掠,平日裡又偏愛撈些偏門,因此並不缺錢糧,
此次酒宴又是慶祝得勝之宴,所以安排的相當浩大豐盛,
中軍帳內設十數席,上首主席自然是劉胤,
劉胤之下兩側各有一排席位,左側以路鬆多為首,接著便是張春,
張春之下,空著三個席位,這三位去領軍棍,還沒回來。
再往下又有數名將校作陪。
右側以李曉明為首,李曉明之下,依次是孫文宇、沈寧、昝瑞,
這三位因是李曉明心腹,如今他既受寵,連帶著三人也都成了校尉,入了內帳之席。
帳外又有露天數十席,是此戰三千多人中的什長、百夫長之類的低級軍官。
李曉明看看麵前案幾上的菜肴,十分豐盛,
帳內每人案上一盤牛肉,一隻煮雞,一條燴魚,一盤蜜餞,一盤果品,一盤菜蔬。
營帳門口還有一隻大石鼎,裡麵燉著一隻肥羊,說是要做醒酒酸湯。
而帳外眾人的案幾上,隻有四個菜,份量也都少些,隻有牛肉、半隻雞、果品、菜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