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匈奴人依照李曉明的作戰計劃,先發製人,趁秦州叛軍即將渡河之際,
率先派出六千多弓箭手,渡到敵軍岸邊,借助有利的風向,用密集的箭雨給敵軍造成了大量傷亡,
然後果斷撤到北岸,依托岸邊的土牆和大溝,弓箭手和重甲兵相互配合,對半渡的敵軍進行阻擊,
直殺的敵軍血流成河,岸邊和水裡處處都是屍體。
但秦州之軍的人數,遠比匈奴人要多,在敵軍密集的攻勢下,六千弓箭手逐漸疲憊力竭,
在孫文宇的提醒下,李曉明不得不放炮發令,進行下一個作戰環節,
虛連提和賀賴歡聽見撤退的指令,
開始指揮五六千名弓箭手,一邊繼續放箭,一邊沿著設計好的路線,向後方緩緩撤退。
張春和兩名校尉,也帶著近兩千名重甲兵,一邊保持陣型,長槍捅刺拒敵,
一邊回頭看好路,緩緩後退,
叛軍見匈奴人放棄防線,開始後撤,頓感壓力一鬆,迅速衝過土牆,
這時,張春的重甲兵和弓箭手,不約而同地,突然像潮水一般向後退去,
直退到黃土台塬下方,才回轉身來,重新排好陣型。
叛軍以為匈奴人潰敗了,為首的十數名將領站在土牆上,
舉刀振臂高呼:“匈奴人敗了,匈奴人敗了,全軍進攻,斬殺敗軍......”
岸邊的叛軍,和還有渭河木筏上未能登陸的叛軍,
手舉刀搶,如絕堤的洪水一般,一起湧來,
人潮越過大溝、土牆,向黃土台源下麵的七八千匈奴人殺來,
哪知叛軍的人流,還未衝到匈奴人的跟前,隻聽‘轟隆轟隆’數聲大響,
腳下原本看似完好的地麵,紛紛開裂塌陷,前麵衝鋒的數百人,俱都跌落在數個陷井深坑之中,
不少人被陷坑裡布設的尖樁、利刃貫穿身體。
“停下,停下,後軍停住。”
叛軍將領大吼大叫,欲止住洶湧而來的人流,
隻是將領們的命令之聲,被轟天裂地的喊殺聲淹沒,一時卻哪裡止得住?
蜂擁狂奔的叛軍,直將陷井全部踩塌,地上露出數十個奪命的大坑,
後麵的叛軍士兵,看到這一幕,才知道要挑著路走。
黃土台塬上的呼延寔校尉,不等李曉明下令,
便帶領著三千多名弓箭手,從後方突出,居高臨下,放起箭來,
這三千多名匈奴的後軍士兵,早已在黃土台塬之上,等的戰心如火。
此刻終於輪到他們上場,個個精神亢奮,正是:弓如滿月,箭似飛蝗,
秦州叛軍料不到台塬之上,也有如此多的弓箭手,
一時措手不及,毫無防備,被密集的箭雨射的人仰馬翻,
而陷在大坑裡,尚未爬出來的叛軍士兵,更是難逃一死,不是著了弓箭,
便是被張春的重甲兵,用長槍捅死在陷坑之中。
兩軍從早上廝殺到晌午,叛軍幾乎始終未能有機會,與匈奴人近身搏殺。
不少叛軍見傷亡如此之大,已是膽顫心驚,心中都莫名地升騰出不詳的念頭。
一眾叛軍將領見自出兵以來,屢屢受挫,未占得匈奴人一分便宜,均是憤恨之極,
此戰叛軍人數足足是匈奴人的三倍,若是吃了敗仗,這些將領們隻怕都要被陳安處死。
一眾將領們紅著雙眼,在後麵帶領千餘人的督戰隊,強硬地催促手下士兵,一刻不停地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