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李曉明在匈奴軍中受路鬆多排擠,對劉胤心灰意冷,
又兼天天思念郡主,困於兒女情長。
於是聽從孫文宇眾人的意見,下定決心打算趁著夜幕降臨時,悄悄趕上牛車,帶著眾人溜走,
卻不曾想,劉胤當晚竟又派人來,說是請李曉明赴宴,
眾人都懷疑要逃走的事泄露了出去,宴無好宴,
李曉明擔心不去更遭疑心,便隻帶了孫文宇一人,前去劉胤營帳中赴宴,
到得帳前,孫文宇卻被擋在帳外,李曉明隻好獨自進帳,
劉胤早已等候多時,見李曉明來到,連忙走上前來,拉住衣袖,
熱情地道:“我手下之人,偶然得了一條大鯉魚,奉獻於我,
我想冬季鯉魚難得,且肥美又少土腥之氣,特意命人叫賢弟前來,與本王一起享用。”
李曉明偷偷瞧了劉胤一眼,見劉胤滿麵歡喜之色,並不見有惺惺作偽的意思。
心想,這人怎地如此前後不一,一會一個臉色?
但見此時劉胤話說的親切,也隻得拱手謝道:“多謝殿下一番美意。”
二人入席對坐,劉胤將酒與李曉明滿上,
舉杯說道:“賢弟近來為我操勞費心,且滿飲此杯,以表愚兄慰勞之意。”
李曉明心中疑惑,口中謙虛道:“卑職份內之事,豈敢邀功?”
二人對飲一杯,劉胤又熱情招呼道:“來來,賢弟,嘗嘗這鮮魚滋味如何?”
隻見劉胤一邊說著,一邊伸手從魚身上,摳下一大塊帶著湯汁的白肉,遞給李曉明,
李曉明心想,你也八成也沒吃過什麼好東西,鯉魚本就不好吃,你偏偏還要清蒸
但見盛情難卻,也隻好伸手接過,
直燙的幾乎要扔掉,連忙放到麵前盤中,等涼了一會,這才送到嘴裡,齜牙咧嘴地吃掉。
劉胤盯著李曉明問道:“如何?好吃不好吃?”
李曉明是個釣魚佬,什麼魚沒吃過?
略略回味了一下,卻覺得魚肉十分甘美,與後世的鯉魚味道不同!
開口稱讚道:“很好,嫩滑可口,殿下也嘗嘗。”
“哈哈哈,賢弟喜歡就成。”
劉胤也抓了一塊塞進自己嘴裡,咀嚼兩下,也讚不絕口。
“來來來......賢弟,咱們再乾一杯。”
就這樣,二人吃喝的興起,也不用筷箸,大把抓肉吃,大杯飲美酒,
這樣大吃大喝了總有小半個時辰,李曉明漸漸地頭暈起來了,
劉胤終於停住了手,向李曉明笑道:“賢弟,今夜這酒喝的痛快否?”
李曉明雙眼惺忪道:“十分痛快,隻是有些氣不順罷了。”
劉胤笑道:“哈哈,賢弟呀,那路鬆多與你不和,你可知其中原由?”
李曉明自顧自地舉起一杯酒,頗有怨氣地說道:“原來殿下心裡清楚呀!”
劉胤也自斟自飲一杯,笑道:“賢弟是個重情重義,又胸有韜略的人,
如今在這個世道上,像你這樣的人,已經十分難得了。“
李曉明聽了這些好話,心裡舒坦了些,正欲開口謙虛。
劉胤擺手止住道:“這些事,我自然是心裡清楚的,且聽愚兄與你說些心裡話,
那路鬆多原是個小肚雞腸之人,一心隻想貪權慕利,
當初他將你從外麵帶回來,原本想的是將你收到手下,做個副將,為他加官進爵做個墊腳石。
他哪裡知道,咱們的交情深厚,你竟得我如此重用?”
李曉明哼了一聲,說道:“殿下總算記得,咱們還有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