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弋仲因在秦州立足未穩,且扶風郡又離新平郡不遠,擔心匈奴人搞破壞,使他首尾不能相顧。
不得已,隻好向劉胤讓出小郡南安郡,又承諾不自稱秦州刺史,這才兩家和好,
以後羌族人得以自由通行略陽郡,
不久後,占領了隴東朔州的氐王蒲安,貪心不足,又向東進軍,
攻占了新平郡以西的安定郡,殺了安定郡守。
劉胤在路鬆多的慫恿下,命秦州降將楊韜,率軍進攻蒲安,
路鬆多卻克扣楊韜的糧草,暗中指使楊韜的下屬使壞,導致楊韜兵敗而歸,
劉胤趁機以軍法之名,斬殺了楊韜,楊韜手下的一萬精兵,儘歸劉胤。
楊韜死後,劉胤又命捕虜將軍塔頓,率軍進攻定定郡,一番激戰過後,又趕走了氐人,收複了安定郡。
至此,劉胤共占了新平、安定、略陽、南安,四郡之地,實力翻了數倍,手下精兵足有四、五萬人,
且又因在略陽斬殺了陳安,轟動朝野,威名漸顯,已有與太子劉熙對抗的資本。
秦州至扶風郡的渭河南岸富庶之地,則儘歸羌族所有,
隻是姚弋仲為人老謀圓滑,對皇帝劉曜唯命是從,還主動派兒子姚襄率軍幫助劉曜,
因此,極受皇帝劉曜信任,又加封他為平襄公,
氐王蒲安眼見在與姚弋仲和劉胤的爭奪中失利,十分不服,但大勢已定,又無可奈何。
在兄弟蒲洪的建議下,主動向皇帝劉曜上書,將征戰秦州之功,有的沒的,俱都攬在自己身上,
劉曜因石勒大軍威脅甚大,擔心後方不穩,隻好下詔安撫氐人,封氐王蒲安為率義侯。
羌族、氐族、劉胤,三方勢力明爭暗鬥之事,暫且不提,
且說李曉明眼看羌族援軍已到,氐族蒲安撤退,陳集之軍已是必敗無疑,
於是便趁著混亂之際,及時脫身,和沈寧眾人在軍營裡尋了馬匹,
向北出了黃土峽穀,又向東而迤邐而行,再轉向南,一直過了渭河橋,來到了南岸,
見羌族的大營已經空了,料想姚弋仲這老狐狸,既然率領著這麼大規模的船隊,
必是早有準備,一旦滅了陳集之兵,便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去搶秦州各郡,
沈寧在一旁恭維道:“將軍,你真是神機妙算,
騙羌族出兵,策反氐王和楊韜,一氣嗬成,全都成功了,
若是你留下來,隻怕劉胤真要給你封個郡守當當呢!”
李曉明心中苦笑,心想,這可都是李許想出來,
況且我要真是留下,以劉胤那多疑善變的尿性,身邊又有路鬆多那樣的小人,
我光偽造詔書這條罪名,是死是活都未可知呢!
嘴上卻傲氣地對沈寧說道:“這算得什麼?本將軍不過是略施小計而已,
我留下來,他劉胤也隻會給我封個郡守,這麼小的官,誰會去乾?”
沈寧笑道:“那是,以將軍你的大才,真不如去草原乾個左賢王呢!”
李曉明臉上一紅,問道:“誰給你說的這話?”
沈寧也臉紅了,心虛地說道:“我聽王校尉說的。”
李曉明心想,這王吉也不行了,嘴上沒個把門的。
又向沈寧問道:“王校尉還說什麼了?”
沈寧一臉豔羨地說道:“王校尉說,他已經打聽過了,
左賢王下麵有大將軍、大都尉、大當戶,
還說你已經許給他了,讓他做大將軍呢。”
李曉明心想,媽的,我什麼時候許給他過這個了?
沈寧見李曉明不言語,心想,王吉說的果然是真的,
忍不住問道:“將軍,王校尉既然能做個大將軍,能讓我做個大當戶麼?”
李曉明嚴肅地道:“這話可不能到處亂說呀!
咱們現在可是成國太子的人,太子的兄弟李許,可是跟著咱們的,
要是讓他知道咱們要當叛徒,可怎麼得了?”
“奧。”
沈寧應了一聲,默然無語,過了良久又憋不住問道:“將軍,那你到底當不當左賢王呢?”
李曉明也忍不住笑了,說道:“這個我還沒拿定主意呢!
總之,你放心,我若是決定當左賢王了,一定讓你當上大當戶,
若是不當左賢王,回到成國,也一樣給你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