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許收了地圖,向拓跋義律笑道:“嗬嗬,單於不必憂愁,如今路都已經走過一半了,
向東也不過一兩天的功夫,就能繞過嵩山北上,
等過了黃河,離你們草原老家,也就半個月的路程了。”
拓跋義律聽李許這樣說,心下稍安。
正說著呢,王吉過來叫幾人吃飯,
眾人都去取罐子盛飯,
李曉明端了兩罐子菜粥,走到牛車那裡,看見昝瑞和王祥坐在牛車上,正捧著臉聽許遜講道。
“道生萬物,故人生於道,人與萬物一樣,皆是陰陽二氣交融所化,
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是故,二氣為命之根本,
凡人陰陽混雜,雖能顯化於世間,但卻不免有生老病死,陰陽二氣散儘之時。
若要長生不老,需得......”
“道長,吃飯啦!”李曉明遞過來一罐子粥,
“哎呀,太爺,我們正聽真人講長生不老之術呢!”
昝瑞對李曉明打斷許遜講道,頗為不滿。
許遜則向李曉明行了一禮,接過罐子,笑道:“貧道吃不了這許多,多食有損陽氣。”
說著,將罐子裡的粥,往李曉明手裡的罐子裡倒去,隻留了約有兩口的份量。
李曉明心想,這還不夠喂隻雞的,真不知這老道跟和尚打架時,哪裡來的力氣?
抬頭又看見公主,公主正盤腿坐在高高的鹽包上,閉著眼對著太陽,張嘴一吞一吐的。
郡主在旁邊看著公主,掩口偷笑。
李曉明也忍不住笑道:“你這又是做什麼怪呢?快下來吃飯。”
公主‘呀’地一聲,呸呸地向外吐口水。
義麗郡主笑著拍了她一巴掌,問道:“你又怎麼啦?”
公主笑道:“嘻嘻嘻,太陽吃多了,燙到嘴了。
阿發,許神仙教我吃太陽補陽氣呢!”
許遜在一旁糾正道:“小娃胡說,這叫‘采日納氣法’,
你身子虛弱,內臟上有頑疾,若能照貧道教你的這個法子,練上個兩三年,當可痊愈。”
李曉明聽的將信將疑,許遜能憑空看出公主內臟上有病,莫非古代的道士真有些門道?
正想著呢,那邊拓跋義律已經催促出發了,眾人收拾好罐子,繼續順著向東進發。
眾人走過了金牛道、陳倉首、崤函古道,此時再走這平原直路,簡直不要太輕鬆。
隊伍裡有人小聲開玩笑道:“這可真是個好地方,出門也不用翻山,
便是下地乾活,也比咱們那裡輕鬆許多,
乾脆咱們在此搶個地盤建個國,將妻兒老小,都從咱們那山溝裡搬過來算了。”
另一人小聲道:“這裡雖是走路舒服些,但要真是搬過來了,隻怕是不能活。”
那人奇怪道:“這是為何?”
“你沒看麼,這裡有這麼大的地方,怎麼地裡頭連一顆莊稼都沒有?”
眾人聞言,仔細地看了看道路兩邊,果然都是荒草。
李許、李曉明、拓跋義律三人騎馬走在前麵,後麵眾人的議論都聽在耳朵裡。
拓跋義律笑道:“阿發你聽,你手底下的人倒是忠心可嘉,要在此處搶塊地盤,擁立你做皇帝呢!”
李許瞟了二人一眼,冷哼了一聲。
李曉明連忙擺手道:“下麵的人說笑話呢!這幾十個人,搶個毛線地盤,
我跟著太子殿下,在漢複縣既當將軍,又當縣令,已經夠快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