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貴為一國公主,怎麼能乾出這種事?我以後再也不跟你玩了。”
說罷,拾起爛掉的牛尿泡,頭也不回地走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公主見狀,將頭埋在郡主懷裡,哭的更厲害了,
王吉小聲勸道:“將軍,和尚再怎麼說,也是個外人,何必因為這事和公主生氣呢?”
一邊說著,一邊衝著李曉明使眼色。
李曉明仍不解氣,說道:“大和尚救過我的命,怎麼能說是外人?
你們知不知道,人家因為破了戒,把腸子都掏出來放水裡洗了。”
“啊......”
幾人聞言都驚訝的不敢相信,
沈寧、王吉、王祥都跑過去,去找浮圖僧,要看看洗腸子的事,是真是假。
李曉明又指著公主說道:“你們天天都慣著她,今天我偏不慣著她,
她不是金枝玉葉的公主麼?讓她將我處死好了。”
郡主丟開公主,走上來,皺著眉頭捶了李曉明一拳,
說道:“發哥,你彆再說了,她就這樣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彆沒完沒了了。”
又悄悄在李曉明耳邊說道:“你要是把她的病氣犯了,就知道厲害了。”
說完仍過去摟住公主,輕聲安慰她。
李曉明心裡咯噔一下,頓時不敢再說話了,
公主這時嗚咽道:“我是......我是幫你忙的......”
李曉明雖不敢再大聲訓斥她了,但仍沒好氣地道:“好了,你彆強詞奪理了,快回去睡覺吧!”
郡主朝李曉明做了個鬼臉,摟著公主往帳篷裡走,
又聽公主嗚咽著對郡主說道:“我見阿發......阿發讓和尚吃肉,他不吃......所以想的辦法......”
李曉明一聽,如遭雷擊,“我草,是這麼檔子事呀!”
難怪,無緣無故的,公主怎麼會捉弄和尚,竟然是幫我忙,讓和尚吃肉。
李曉明頓時手腳無措起來,有心上前哄哄公主,又不知從何說起,隻好呆呆地看著公主離開。
本章結束)
曆史人物傳記:
竺佛圖澄大師232年~348年),西域人,後趙時期高僧。
本姓帛氏以姓氏論,應是龜茲人),一說本姓濕,天竺人。
九歲在烏萇國出家,兩度到罽賓今喀布爾河流域)學法。西域人都稱他已經得道。
晉懷帝永嘉四年公元310年)來到洛陽,時年已七十九歲。
他能誦經數十萬言,善解文義,雖然沒有讀中土儒家典籍,但一法通,萬法通。
平常與諸位飽學之士高談論辯,沒有辯論敗過。
他知見超群、學識淵博並熱忱講導,有天竺、康居名僧佛調、須菩提等不遠數萬裡足涉流沙來從他受學。
中土名德如釋道安、竺法雅等,也跋涉山川來聽他講經。
佛圖澄重視戒學,平生“酒不逾齒、過中不食、非戒不履”,並以此教授徒眾;
對於古來相傳的戒律,也反複考證真偽。
佛圖澄到了洛陽之後,本想在洛陽建立寺院,適值劉曜攻陷洛陽,地方擾亂,因而避禍潛居草野。
佛圖澄後來不遠千裡,從洛陽向北方而去,會見了石勒。
澄勸石勒少行殺戮。當時即將被殺戮的人,十有八九經澄的勸解而獲免。
澄對於石勒多所輔導,石勒既稱帝,對佛圖澄十分尊重,有事必諮而後行。
石勒卒,石虎廢其子石弘而自立稱天王,對澄更加敬奉。
佛圖澄既在後趙弘揚佛法,所經州郡,建立佛寺,有八百九十三所。
他對弟子和教眾的教誨十分真誠。
石虎的尚書張離、張良家中十分富裕,為了信奉佛教,都勞民傷財地蓋起宏偉的佛塔。
佛圖澄反而斥責他們:“你們因為貪婪吝嗇、搜刮積聚財富,現在才遭受現世的苦難懲罰,這種情況下,還指望求得什麼福報呢?”
由此可知他的教導注重在勵行慈濟,當時群眾由於他的影響奉化,競造寺宇,相率出家。
《高僧傳》上記述:佛圖澄腹部有個小洞,有時佛圖澄把腸子從小洞中取出來,有時佛圖澄用棉絮把小洞塞住。
逢到齋戒之日時,佛圖澄來到河邊,把腸子從洞口掏出來,用水洗淨,然後再裝進腹中。
種種神異之事,非止一端。
佛圖澄在後趙建武十四年(348年)十二月八日卒,享年一百一十七歲。
他在趙國弘揚佛法,推行道化,所經州郡,建立佛寺,有八百九十三所。
追隨他的弟子,常有數百,前後門徒,多達萬人,而且門徒中高僧輩出。
喜歡至暗時代:五胡十六國曆險記請大家收藏:()至暗時代:五胡十六國曆險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