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明隻得又賠笑補充道:“這樣,待我送拓跋單於回去後,回來路過豫州時,再向諸位答複吧!
此時萬萬沒有將單於兩兄妹,丟在這裡不管的道理。”
庾彬和桓宣聞言,麵上好看了些,
李曉明瞟了瞟祖逖,
祖逖正在發呆,看見李曉明的目光投來,連忙笑道:“陳將軍是自家兄弟,
現在身上的傷病,還是前些日子,與咱們一起力戰羯賊時所留,且讓他考慮考慮吧!”
眾人聞言,這才釋然了一些,
祖逖又向李曉明道:“眼下匈奴大軍將至,石勒又親率大軍在路上,情形如此惡劣,
願聞陳兄弟高見,看看如何應對才好?”
李曉明環視一圈,見所有人都在盯著他看,
顯然大家是對他這個,能在兩個國家當將軍的人好奇,想聽聽他有什麼樣的奇謀高招。
李曉明開口道:“眼下的情形,最好是將滎陽送給劉曜,咱們收拾東西跑路最好。”
眾人聞言大驚,
桓宣一掌擊在案上,怒道:“姓陳的,你果然是匈奴人的將軍。”
庾彬也指著李曉明道:“你乾脆將我們的人頭,也送給劉曜算了,還能當更大的官呢!”
剩餘之人,也都表情狐疑,議論紛紛,
馮鐵站出來,安撫眾人道:“諸位,且請大家暫時息怒,
陳將軍如此建議,必有緣故,且聽一聽他的理由,再說不遲。”
李曉明還未開口,
董昭又站出來,向李曉明略拱一拱手,
說道:“陳將軍有所不知,祖刺史率領我們,從譙城來到此處,並無其他安身之處,
滎陽城防堅固,為兵家所必爭,
咱們好不容易得了這個地方,正好以此為根據,與匈奴和羯人一較長短,怎能拱手讓於匈奴人?
若是讓了出去,咱們總不能再趕上個數百裡,仍舊退回譙城吧?
還請陳將軍好好思量一番,再做討論。”
李曉明正色道:“董將軍也知滎陽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正因為如此,前郡守李矩,才丟了此地,
試問各位,是李矩郡守在此根深蒂固,還是咱們在此根深蒂固?”
祖逖沉吟道:“咱們才來幾天,連周邊狀況都不甚了解,
自然是李郡守他們在此經營多年,更了解此地情況。
不過,李郡守前些日子敗於石生之手,或許是因為兵少的緣故。”
李曉明笑道:“李郡守雖是兵少,但那石生來犯之時,也隻有一萬餘人,
如今劉曜率軍四萬而來,且匈奴人連勝羯人兩場,士氣正盛,我軍若與劉曜開戰,勝敗殊難預料。”
馮鐵上前說道:“陳將軍言之有理,匈奴人攻取洛陽時,已得經驗,
如今又來進攻咱們,不但兵多,還是輕車熟路,絕不可輕敵。”
李曉明笑道:“我說將滎陽郡讓於匈奴人,還有個重要原因,
眼下匈奴、羯人,和咱們,在這個地方,原本應該是三足鼎立之勢,
可是就因為咱們占據了滎陽,導致匈奴人和羯人一個在西,一個在東,根本見不著麵,
他們兩家想要交戰,必須要先打掉咱們,這樣一來,豈不是將自身,置於爐火之中嗎?
若我軍固守滎陽,我敢說,在匈奴人和羯人的兩下夾擊之下,乃是必敗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