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喏。”荀攸躬身答應。
劉辯擺駕回宮,年後他的任務實在是繁重,許多事情都需要處理。
不僅是他,整個朝廷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開始高速運轉。
有句話叫上行下效。
上麵的人一個比一個勤快,再加上司隸校尉部擱那盯著,下麵的人想偷懶都難。
這些天也有一些司隸地區的士族豪強,因為劉辯的各種政令而有異動,但根本掀不起風浪,劉備自己就解決完了,甚至都不需要驚動太尉和尚書台。
民間的變化也是翻天覆地,一張張公告被張貼出來。
每次一張貼公告,百姓們就會圍攏過來查看。
識字的人,就會自告奮勇的站出來,為大家念著公告內的內容。
比如這洛陽城,就是一名老漢在念。
公告的內容很簡單,洛陽城周邊,大量的田地以五十錢的代券租出,一次租一年,官府包農具、糧種、耕牛,有田官帶著大家一起種,種出來的糧食,還不用上交。
這個消息讓老百姓瞬間炸鍋。
“真的假的呀?還有這種好事?”
“肯定是真的呀,天子從不撒謊,更何況我們洛陽還是天子腳下,而且我前幾日就聽說,弘農雪都還沒化,田官已經帶著大家開墾荒地了。”
“這也太好了吧,可惜我們手裡沒多少新錢啊。”
新錢是老百姓給予代券的新稱呼。
因為代券在他們眼裡,確實和錢沒什麼兩樣。
彆的地方他們不知道,但在這洛陽,兩者是一樣花。
反正人家商人也不怕,實在擔心的,自己拿到代券了,大不了統一拿去農業錢莊換成錢攢著就是。
錢莊從不會推脫拒絕兌換,除了前幾日錢莊的錢經常被兌空,畢竟那時候不相信新錢的人太多。
可錢莊都讓他們回去等兩日,沒過多久就主動有人去他們家裡一一兌換。
慢慢的大家都相信新錢了,商鋪也開始收了。
甚至還有人暗地裡抄起新錢來。
為什麼?因為朝廷用工,並不能保證所有人都打上朝廷的工。
大部分還是要去打私工的,可是人家發工錢可發不出新錢。
朝廷的便宜糧食、粥棚、田地、屋子等等,都不收舊錢。
這些打私工的,迫切的想要把舊錢換成新錢。
錢莊兌不過來,他們就隻能去找那些商鋪老板,或者是市麵上找專門的販子。
甚至有些打私工的,主動要求主人家可以降低工錢,但是工錢要發新錢。
各種因素綜合起來,導致新錢的認可度急速上升,就沒有新錢花不出去的地,甚至一些商鋪的掌櫃,看到有人付舊錢還不樂意。
他們還指望著拿著新錢,去偷偷兌更多的舊錢,賺個差價呢。
而今天新錢租田的公告一貼,可想而知會更加捉襟見肘。
人群喧鬨不已,有人提議道:
“朝廷現在又進一步增大用工範圍,機會還是挺多的,而且我聽說軍隊糧餉也開始逐步發新錢了,還有肉吃呢。”
“唉,誰不知道啊,可是募兵的標準也上來了啊。”
“也是,要不去試試跟著於將軍他們去種地?就是不知道發的是什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