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繇換了身盔甲,領兵來到尚書台。
“聖旨何在?”鐘繇著急的詢問。
他瞅著王允去覲見太後了,洛陽南門有護衛快馬出城,應該是楊府的人,他沒攔住,留給他們的時間不多了。
荀攸將聖旨亮了出來。
鐘繇鬆了口氣,提議道:
“我點兩百人馬,隨你去一趟北邙大營。”
“不必。”
荀攸搖頭拒絕,“朱老將軍一心為國,無需太大的陣仗,我帶兩人前去即可。”
朱儁不是個糊塗人,帶的人多了,對方必起疑心。
“事不宜遲,應當立刻行動。”荀彧道。
荀攸明白,朝兩人一拱手,轉身匆匆離去。
接著,荀彧看向鐘繇。
“兵馬入並之前,尚書台全係於你手。”
鐘繇深吸一口氣,他豁出去了,“我乃天子親封執金吾,我在一刻,禁軍一日不會亂,莫說生亂子,就是有太後懿旨,我也會頂回去。”
荀彧放心了。
他們這夥人,仔細看看真像是要造反。
荀攸控製司隸,賈詡控製官吏,鐘繇掌控禁軍,荀彧統領百官的同時,還要把唯一能製衡禁軍的北軍以矯詔調走。
玩的有些大。
情急之下,不得不出此下策。
荀彧回到尚書台,整理完奏疏,交到手下手裡。
這些奏疏都要送到兗州去。
逞著洛陽一切安定,他還在任一日,就要做一日的事。
剛打包好一切,賈詡趕了回來。
帶回一則壞消息。
九名輕騎他沒要回來,北軍還高度戒備了,賈詡認為要壞事。
他本不想上這條賊船,可既然已經上了,為了小命也要出出力。
“荀攸呢?”賈詡左看右瞧。
荀彧回道:“到北軍傳聖旨去了。”
“壞了!”賈詡冷汗直冒。
北軍的異常反應,讓他不由得多想。
荀彧卻並不擔心,他清楚朱儁是什麼樣的人,不會拿荀攸如何,就算看出了是矯詔,荀攸也會曉之以理。
問題在於,事情如果往最壞的方向發展,北軍可能拒不奉詔。
賈詡現在比荀彧還冷靜,他低聲道:
“文若,我等需要做最壞的打算,北軍萬一調不動,我有三條建議。”
荀彧淡笑的看著他,“願聞其詳。”
“朱儁拒詔不尊的話,我們也彆折騰了,事情鬨到現在這一步,已經是頂著腦袋亂來,北線孫堅是生是死聽天由命,隻要為天子守住洛陽一畝三分地就好。”
“嗯,還有呢?”
“第二策,我們何不也找一趟太後?依我看,太後是向著天子的,我們去要一封懿旨來,能極大方便我們行事,何至於假傳聖旨?”
荀彧緩緩搖頭。
賈詡急了,“為何不能試試呢?”
“去過了,長樂宮被太後封宮,不見外臣,就連皇後幾個月以來,也在長樂宮中未得半點消息。”
荀彧眉頭皺的緊緊的,關於長樂宮的傳聞,自天子出征以後,說什麼的都有。
太後充耳不聞宮外事,他去過一趟,被司馬懿攔在了外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