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搖頭歎氣,“隻可惜經此禍事,冀州怕是數年難以恢複元氣。”
可悲啊,號稱帶甲百萬的強州,如今成了這副樣子。
如果能像徐州一樣兵不血刃的拿下就好了。
劉辯倒是看的很開,冀州底子還在,沒什麼好可惜的。
他問起另一個問題,“諸卿覺得,張合此將如何?”
曹操嗤笑一聲,不屑的說道:“不足為慮,隻會抱頭鼠竄逃命爾。”
“朕不這麼認為。”劉辯搖搖頭,當所有人目光望向他時,他說出了莫名其妙的一句話:
“時之良將,五子當先。”
曹操起了好奇心,“不知陛下是哪五子?”
其他人也都豎起耳朵。
他們都挺想知道,在天子的眼中,哪些將領能被給予這麼高的地位。
大家紛紛有所猜測。
孫堅、皇甫嵩、朱儁、劉備等人不在其中,因為都是統帥。
除他們以外,最有可能的應該是張遼。
張遼官至衛尉丞,南軍的老二,將來有極大可能封個重號將軍。
其次是關羽,千裡馳援,義釋徐晃,平定兗州居首功。
還有孫策,更加瘋狂的一個人,打完胡人打兗州,打完兗州打青州,就是職位比較低,年紀比較小。
還有張飛……
劉辯沒賣關子,笑道:“朕以為,五子良將之首,當為張遼。”
眾人暗自點頭,符合他們的心理預期。
“之後的人選嘛,等過年時再說,先說正事,奉孝替朕擬旨。”
一句話,場中所有人都站了起來,抱拳等著旨意。
劉辯起身負手道:“著皇甫嵩即日率各軍奔赴北方,限期兩月內使冀、幽州再無匪寇、黃巾作亂。”
“下詔兗、青、冀、幽四州官吏,務必全力配合。”
“對入冀各路大軍進行整頓,青州方麵起大軍五萬,以孫策為都督、臧霸為副都督、太史慈、於夫羅為先鋒,調徐晃為徐州司馬。”
“兗州起大軍十五萬,曹仁為都督、曹操為副都督、於禁夏侯淵為先鋒先行入冀,調樂進為兗州副先鋒。”
“此外,另行擬旨,劉備平定豫州有功,封為左將軍,總督徐、豫二州軍事,調黃忠、魏延到徐州,協助夏侯惇,朝廷另擇豫州牧人選!”
劉辯一口氣將自己的所有布置下達。
他親自封的第一名重號將軍出現。
劉備僅僅乾了幾個月豫州牧,因功往上爬了一大截。
豫徐兩州都在其麾下,風光無限。
相比之下,曹操還是個副都督,真連上桌的資格都沒了。
而他之所以這麼布置,是因為袁術。
徐州加豫州,等於是一道屏障,管他南方發生了啥,朝廷都能睡的安穩。
待北方平定,就可以往下動刀。
在場眾人儘數抱拳:“臣等遵旨。”
桌上其實還放著許多封奏疏,但劉辯已經顧不上查看了。
最後開場家宴,他該帶著大包小包,返回洛陽去了,這次出來朝廷連續多了三州,加緊印錢是重中之重。
光賣地的租金,就能給他帶來十億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