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許他公侯
大漢依舊不算安定。
直到現在,劉辯拿的大多還是老曹的劇本。
甚至不如巔峰時的老曹,畢竟人家花了幾十年才走到巔峰,他隻用了一年。
涼州並不管大漢天子是誰,先帝在時就在叛亂,還能因為換了個小皇帝,人家就高呼萬歲跪舔了?
並州是同理,益州劉焉說實在的,他有那個心,現在看的是有沒有那個膽。
揚州無恥袁術就不用說了,純反賊一個,到哪都是攪屎棍。
荊州得看後麵是個什麼發展。
也就是說,劉辯現在是中期的老曹,剛打贏官渡之戰,西有馬騰叛亂,南有劉備孫權劉璋劉表,漢中還有五鬥米。
劉辯一路走來穩紮穩打,有長江天塹阻擋,南方的人不好打上來,他也不好打下去,可以往後稍稍。
並州是中原門戶,必須站穩腳跟,涼州是司隸三輔地區還有長安的西大門,必須解決麻煩。
不然並、涼隨時有爆炸的風險。
至於荊州,讓劉表去陪豪強們玩玩,能收回兵權最好,收不回來就隻能打了。
先問問涼州是個什麼情況,如果有消息,楊彪一定知道。
結果卻讓劉辯失望了。
楊彪緩緩搖頭,聲音低沉道:
“涼州局勢錯綜複雜,王國三十六部、羌胡全都在此地絞殺,時至今日,袁本初並未傳回一封信件。”
王允摸著自己的胡須,挑眉說道:
“袁家那小子,怕是死在了涼州吧?”
剛說完,就見到眾人皺眉看向自己,王允趕緊搖頭,“老夫什麼也沒說。”
眾人誰都沒開腔,麵色有複雜有歎息搖頭。
不說話的理由很簡單,袁家情況太複雜了。
先帝繼位初鬥過幾大權臣,成為禁忌。
當今天子劉辯同樣如此,董卓之流不過掘墳盜墓的武夫,受天下唾罵罷了。
權臣代表,當屬袁隗。
未來史書會記載,光熹元年,皇帝辯以密詔令尚書令荀彧、太尉楊彪、執金吾丁原、北軍中候朱儁等,於雪夜圍困袁府,將袁隗逮捕。
光熹元年末,司隸校尉曹操審理過度,袁隗重傷,皇帝辯下詔免除袁隗罪行,將曹操打入死牢,幾日後,袁家失火,自此,少帝親政,改元昭寧,以安天下。
直到現在昭寧元年都九月了,私下裡沒人敢提袁家半個字,誰敢議論那不是找死嗎。
袁家袁術也不是個好鳥,天下都知道那貨的德性。
所以袁紹的位置尷尬了起來。
估計很多人巴不得他死在涼州。
因為朝中仍有不少袁家舊吏,曾經多少受過些恩情。
若是袁紹回來,他們該怎麼麵對?
親近不是,疏遠也不是。
更有投機倒把者,天天在家裡寫些憤世的文章,尤其唾罵袁家,希望得到天子賞識。
劉辯看他們的表情,就猜到個大概。
就連荀彧都難得皺起眉頭,許久沒有說話。
劉辯歎了口氣,輕聲道:“諸卿,朕有一言,希望諸卿記在心上。”
眾人連忙拱手,齊聲道:“請陛下明示!”
“匹馬單劍挑羌胡,一腔熱血複涼州,他若活著,朕許他公侯,他若死了,朕要叛軍給他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