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司隸新時代
“夏侯惇為建武將軍,改編統轄邊防第三軍,曹洪為都護將軍,改編統籌邊防第四軍!共計六萬人馬,朕明年要用。”
“臣遵旨。”
“太常、大鴻臚、匠作大匠何在?”
蔡邕、戲誌才,還有一名老臣一同走出,“臣在。”
太常,九卿之一,掌宗廟禮儀,及博士的選拔錄取。
大鴻臚,九卿之一,掌朝廷的各種禮儀,朝會、授勳、冊封等活動。
匠作大匠,九卿之一,掌宮室、宗廟、陵寢及各種大興土木工程。
“雇工,在洛陽邊上擇風景好的地方,挖平,用以安葬大漢忠骨,每年擇吉日祭奠,百官、洛陽子民,包括朕,都要到場!”
“在北宮社稷壇下,修建武廟,供奉大漢名將,於高廟下方,修建文廟,供奉大漢名臣,香火傳承不斷!”
社稷壇和高廟,位於當初太後被囚禁的永安宮正南方,中間是一條筆直的宮道。
左邊社稷壇,右邊高廟,相互對稱。
“以上用度,少府撥款,將士陵園兩個月內完工,文武雙廟五百天內建成!可有異議?”
能有什麼異議,天子就是突然抽風要修運河他們都得憋著。
更何況是少府出錢。
再者文武雙廟從字麵意思看,貌似他們有機會進入。
百官有一多半在高呼聖明。
之後,劉辯坐了回去。
正當所有臣子以為,接下來要開始正常議政的時候,劉辯突然開口問道:
“朝中有多少老臣年齡超過花甲?”
這個問題把大臣們問懵了。
還是荀彧站了出來,彙報道:
“啟稟陛下,朝中官吏名單光祿勳有詳細統計。”
“哦?光祿勳何在?”劉辯望向下方。
原本朝廷的光祿勳是袁紹,袁紹離開後位置就空了下來。
尚書台安排彆人臣子暫任。
果不其然站出來的是個老頭。
老頭連忙道:“老臣退朝後就整理,會儘快送到章德殿供陛下查閱。”
劉辯懶得等,大事今天就給全辦了。
“用不著,現在就把冊子整理過來。”
老頭遲疑了一瞬,最終答應道:“喏。”
他下去辦差去了,劉辯繼續和其他人議事,大到軍事小到民生,足足議了半個時辰,仍不見老頭回來。
劉辯不耐煩了,拍著龍椅扶手嗬斥道:
“拿個官吏名冊需要這麼長時間?”
這些老家夥辦事效率雖說已經提升很多,但不管什麼事交到他們手裡,依舊是慢吞吞的,讓人火大。
好在在他發火前,光祿勳總算帶著名單回來了。
劉辯皺眉看了他一眼。
老頭上氣不接下氣,擦著額頭虛汗。
“老臣腿腳不便,再加上最近忘事,找了一會兒才找到名冊。”
劉辯表情平淡的點頭,“原來如此,朕不怪你。”
老頭鬆了口氣。
結果下一秒,就聽劉辯道:
“朕放你回家頤養天年,光祿勳的擔子,先由尚書台挑著吧。”
老頭臉色變白,他想下跪求天子收回成命。
結果典韋從一側走出,帶著名虎賁衛架住他退了出去。
典韋渾身殺氣的模樣,讓老頭一句話都不敢多說。
劉辯自始至終都沒抬頭,他在翻看著手裡的名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