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年時間,袁紹用難以想象的速度起勢,意氣風發。
天下十三州,涼州十二郡。
袁紹以冀縣為根基,重設刺史部,取得傲人戰果。
涼州三分,袁紹居其一。
三千人是如何做到的?
涼州不似並州,劉辯有三萬人敢派去並州走走,但絕不敢將三萬人投入涼州。
去了就是有來無回。
那裡有大大小小幾十個不同勢力,羌族、月氏、氐族、匈奴、邊豪……
王國三十六部叛軍就是以各族構成。
無人不是恨漢入骨,上至老嫗,下至婦孺,聞漢聲必拿柴刀相迎。
這事怪不得彆人,隻能說大漢曾經在那做事太過火。
所以想鎮壓住此地,必須派出數十萬大軍。
袁本初讓人開了眼。
十八鎮平涼聯軍更是讓劉辯驚奇。
奏疏中寫的很簡短,並未說明具體過程,但能從字裡行間中,感受到艱辛。
還有,八月時三十六部打算進司隸劫掠。
如果真讓他們進來了,朝廷倒是有一些應對手段,不過會麻煩一些。
首先駐紮在三輔之地的丁原軍無法及時進並州馳援,到時候恐怕隻能調集少數的北軍去幫孫堅,並州會打的更為艱難。
其次是袁紹調集馬騰去追擊先零羌騎兵,又間接策應了劉備,否則劉備大軍真有可能回不來。
不管是打贏還是打輸,都會被困在雪季的草原上,朝廷需要耗儘國力為其提供糧草,今年能不能有國力支持出兵都不好說。
劉辯看完第一封奏疏,整個人長呼一口濁氣,當著眾臣的麵,沉聲道:
“最應該享受熱鬨之人,卻在涼州忍受苦寒。”
眾臣默然,劉辯將奏疏遞給皇甫嵩,隨口打開第二封。
袁紹的求糧信。
所需糧草數讓劉辯差點以為自己眼花了。
十萬石。
十萬石?
劉辯望向李越趙武,難以置信的問道:
“袁卿隻要十萬石糧食?”
趙武緊張的說不出話,李越艱難的點頭,“袁盟主說朝廷近況不好,糧食隻是走個過場,末將二人主要任務是來遞交書信……”
劉辯沉默下去,好一陣才道:
“跟朕說說涼州是什麼情況?袁卿可還好?”
李越小心的將所有事情彙報。
將士們是如何吃樹皮,如何在寒冬穿著麻鞋殺敵,如何捧著一碗冰碴粥接龍的喝……
李越苦澀道:“軍中隻有一個跛腳郎中,草藥都尋不到,袁盟主尚且隻能硬抗病痛,更何況我等,不過剛入涼州時,我等還有乾餅吃。”
想到乾餅,李越咽了咽唾沫,又道:
“但之後袁盟主就像是變了個人,連乾餅也不吃了,反而送給了其他人……”
劉辯還在恍惚,皇甫嵩合上奏疏遞給下一人,上前抱拳道:
“陛下,袁本初應當是早就準備籠絡叛將,所以提前備下糧食,組織冬季攻勢。”
劉辯的心更加沉重,如此天氣,中原將士尚且全線停戰,很難想象袁紹是怎麼扛著零下十幾二十度打仗的。
正常來說,莫說發動戰爭,待在屋內若是沒有火盆,一夜過去都得凍死一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