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親們,朕想問你們幾個問題,朕親征弘農之後,你們的日子過的如何?”
牛二迫不及待的就站了出來,眉飛色舞道:“托陛下洪福,我們現在人人都能吃得飽飯,城裡新開了好幾家講武堂,我們的孩子將來能繼續投身沙場,為國效力呢。”
“哦?”劉辯來了興趣,講武堂開的好啊。
弘農與軍旅關聯不淺,再加上軍功製的恢複,沙場建功是最快改變命運的方式。
另外弘農子弟參軍,一些將領會對舊部後代照拂些,將來弘農怕是會成為有名將軍城。
照拂這種事劉辯並不反對,他真心希望弘農能變得更好。
不得不說,張昭在此任上還真有招。
劉辯為了避免牛二是托,特意多問了一些人和問題。
得出回答如同他收到的奏疏一樣。
弘農不再是遍地屍骸,處處殘破、良田荒蕪的局麵。
楊修在任時就在打基礎,加上背後楊氏的幫助,迅速讓弘農穩住了局麵。
不過一直到楊修走之前,弘農仍然需要每日搭粥棚,才能保證每日餓死的人數控製下來。
直到張昭開辦鐵器坊,家家戶戶的日子都好過起來。
這裡的人不需要為住房擔憂,賺一文錢就能花一文在吃喝穿上。
弘農鐵器坊的薪資比其他地方要低一些,每日隻有十五到十八錢。
但這裡的人能做的起新衣裳,能靠著自己喝上小酒,能讓孩子去宜陽穿楊射堂學本領……
劉辯與百姓聊了一陣,眼瞅著天空越來越暗沉,電閃雷鳴加劇,好說歹說之下,百姓們的情緒才算穩定些。
劉辯得以向著府衙而去,但身後百姓仍舊一路相送,似乎是在保護他,生怕有人傷著天子。
來到縣衙,縣令並不在,在場的隻有一位主簿,更多的事情隻能向他了解。
“下官參見陛下。”
主簿匍匐在地,大氣都不敢喘一口。
“平身吧。”
“下官不敢。”
“朕來此不是興師問罪的。”
主簿這才顫顫巍巍的站起來,趕在天子秋巡的時間,正好路過宜陽時鐵器坊出了事,搞不好一整個衙門都要遭殃。
嘩啦。
外麵大雨終於落下,劉辯坐在公堂主位上,郭嘉害怕他著涼,拿來一件披肩。
“朕不冷。”劉辯擺擺手,皺眉道:“百姓剛送朕到衙門就下了雨,你調一隊羽林軍出去,拿傘送百姓歸家,不然淋一路怕是要著涼,另外,再去向百姓打探些問題……”
著涼不是小事,一個小病就可能帶走一大片人。
大自然的每一個微小反應和變化,都是普通人的浩劫。
“臣這就吩咐下去。”郭嘉拱手。
劉辯這才將注意力放在主簿身上,問起幾個自己關心的問題。
他對宜陽的情況有了更全麵的了解。
宜陽有戶五千,兩萬六千人左右。
其中有四千人指望著鐵器坊吃飯。
喜歡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請大家收藏:()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