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對。”
一連串的人不停點頭。
現在誰還去提袁紹曾經的許諾?
當初交談,是因為雙方實力還相近,想讓他們扶漢,至少要先讓他們上桌。
現在不一樣了,十八鎮兵馬聽起來唬人,可朝廷隨手一個營,就頂他們一兩鎮將領。
這樣的營,光涼州就有一百多個。
受封賞的事他們更是想都不敢想。
他們以前在乾嘛?逞著靈帝拉胯,沒少作亂,攪的涼州不得安寧。
不少人更是隨著王國軍造反,幾度逼近長安。
他們擔心到了中原會遭到清算。
而且他們對於中原的士人早有耳聞,那些人的筆杆子比刀還鋒利。
不過打到今天他們並不後悔,反而慶幸跟了袁紹。
要不然漢軍百營一到,他們都得成刀下亡魂。
袁紹何等聰明,稍微一想就明白了他們的心思。
估計這夥人輾轉難眠多日,最終湊到一起,今日才來找自己。
不過,袁紹微微一笑,安撫道:
“諸位不用擔心,天子賞罰分明,胸懷包容四海,紹將當初許諾一一奏報,想來天子會有所賞賜。”
話雖然這麼說,但大家內心的擔憂卻不曾消退,畢竟是可能掉腦袋的事。
袁紹理解他們的心情,正巧現在沒事,他往四周看了看,目光落在一片土坡上,轉身提議道:
“眾將不如隨紹過去坐坐,紹將中原近些年的變化,講與諸位聽,如何?”
大家沒有意見,隨他前去落座,將袁紹圍在中心,聽他訴說天子假借宮變離宮,前往北邙借兵,最後一步步肅清朝堂的故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故事到司隸白波軍被驅逐,白骨埋葬,田地得到耕耘而結束。
“後麵呢?”馬超不知怎麼被吸引過來,下意識的提問。
袁紹沉默許久,搖頭道:“我也不知如今情況如何,孟德說北方各州都安定了,天子啟用皇甫嵩為大將軍,以孫堅、劉備、曹操為三路軍主帥,分彆討伐並州黑山軍、南胡軍。豫州黃巾軍。兗州黑山、白波、黃巾軍。三路各自大捷……之後天子親征,徐州百姓夾道歡迎,黃巾大本營之一的青州被孫堅之子孫策攻克,後皇甫嵩掛帥,兩月內平定冀州、幽州。”
信息量最龐大的地方,被袁紹一句話說完。
倒不是他不想細說,而是他也是道聽途說。
直到現在仍然覺得夢幻。
不隻是他,眾將都感覺在聽天書。
靈帝後期都亂成了一鍋粥,掌握實權且懷有理想抱負、有不俗能力的靈帝尚且束手無策,剛登基的天子竟然能改天換地?
可若不信,朝廷的三十萬大軍又是哪來的?
更何況這三十萬人,可不是什麼民夫流寇。
人家是正兒八經的精銳。
馬騰的注意力卻放在了三個人名之上。
“我聽說曹操是戴罪之身,一個曹操都能統籌三十萬人做征西大將軍,那劉備孫堅又是何許人也?”
老實說,曹操的名號他至少曾經有所耳聞,皇甫嵩更是耳熟能詳。
但後麵那兩個,他還是第一次知道。
提起這兩人,袁紹正色許多,想起那年青梅煮酒,他嚴肅道:
“兩位大漢的擎天柱,滿懷理想的英豪,紹的摯友。”
喜歡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請大家收藏:()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