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劉辯在找三公九卿前,先讓人傳來一個不起眼的人物。
豫州四名士之一的陳群,他隨軍參加幾次戰役,如今在尚書台掛個尚書的職。
此人雖現在不顯,但曆史曾官拜三公,能力沒得說。
陳群一進門就行了個大禮,對於天子突然召見自己,內心是忐忑的。
“起來吧,來和朕一起研究研究這個。”劉辯手裡拿著木炭,朝陳群招手。
陳群躬著身走過去,這才發現劉辯的麵前有塊木板,木板上被炭勾勒出框架,裡麵填寫著內容。
正一品、從一品、正二品、從二品……
一直看到最底下,一共有九品十八等。
劉辯見陳群出神,笑嗬嗬的問道:“卿覺得這是何物?”
陳群回過神來,趕忙抱拳,說道:“臣聽聞陛下要改革官秩,定與此物有所聯係。”
果然是人才啊。
怪不得能在曹魏的治下,創立九品中正製。
不過他這個九品中正製,和劉辯要改革的九品十八級不是一回事。
九品中正製是人才評價體係,評定士人出身才能,供授官參考,短期看是利好,長期則加劇門閥壟斷。
九品十八級,起源於九品中正製,最初是用來選拔官員的,後演變為官員等級的劃分標準。
從正一品到從九品,品級越高,地位越顯赫。
劉辯自打一開始,就決定跳過,直接進入後世的部分。
因為陳群上道,劉辯興致盎然問:“朕若是以九品十八級來取代原本的官秩,陳卿覺得如何?”
果然。
陳群內心緊張,沒有第一時間作答,而是好好觀察起了這份簡單勾勒的官職體係。
正品對應中石,從品對應比石。
原本的糧俸後麵,都以漢錢標注著新的年俸。
正一品年俸二百四十萬錢,年可折糧2.4萬石。
從一品年俸二十萬錢,正三品八萬錢,正六品十二萬錢,從九品九千六百錢。
陳群大腦飛速運轉,計算著對應關係。
大將軍有上萬石的年俸,對應正三品以上。
三公萬石,同樣在正三品以上。
再往下看就出問題了。
現在的官秩,九卿多在二千石之間,可劉辯新劃分的十八級中,正六品就能拿到年俸祿十八萬錢,換成糧食有兩千石。
北軍中候更是得落到七品去了。
要是直接換過來,中間會有很大的空檔。
郡太守直接和九卿平起平坐。
陳群內心遲疑著,正想著該怎麼回複天子,就聽劉辯主動說道:
“新官秩取代舊官秩,勢在必行,找卿過來,就看看如何更合理的過渡。”
就曹操那情況,曆史上陳群都能推動九品中正製落地,現在他聖君名聲在外,不至於讓陳群畏首畏尾。
他不能完全照搬後世,那不符合漢情,要做本土化兼容。
陳群終於開了口,揖禮道:“臣認為,直接轉換不可行,陛下新訂的九品,有諸多不合理之處。”
“比如呢?”
“敢問陛下,大將軍、太傅、太師等該處於何品級?”
“大將軍為武將之首,太傅為文臣之最,太師乃是天子之師,都當居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