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問題糜竺當場就提了出來:“陛下,商人怕是沒那麼多時間,尤其是將時間浪費在往返身上。”
劉辯都沒多想,“這還不簡單,大事提前通知,小事讓他們派代表,他們要是不積極,你就給每個商人製定份指標,指標內容嘛……貧苦地區解決工作、戰亂之地糧食供給等等都行,達到了指標,給點好處,減點賦稅、劃些期限內減租的土地,達不到指標就罰一罰他們,人在你手裡,你還收拾不了不成?”
朝廷是規則的製定者,實在不行,跟司隸校尉、廷尉打聲招呼,讓他們一天十二個時辰就盯著對方。
糜竺眼睛更亮了,起身拱手:“陛下聖明。”
“去吧,朕推測孫堅父子這兩日會到洛陽,卿跟大司農商量商量,提前給朕準備一百億出來。”劉辯擺擺手,完全沒把錢當回事。
糜竺傻眼,多少?一百億錢?
除非他拎幾個商人出來當豬宰。
糜竺苦著臉回到大司農府,找到正在處理公務的荀攸。
荀攸是大司農,是他糜竺的上司,這事當然要跟他商量。
“一百億?”荀攸聽到數字鬆口氣,放下毛筆,笑道:
“這筆錢天子應當是拿來追加投入水師的。”
“拿得出嗎?”
“馬上就能準備好。”
糜竺滿臉吃驚的望著他,荀攸執掌下的大司農府,簡直比盧植在任時闊綽了十倍。
盧植可是五十萬錢都要扣掉四十萬才滿意。
荀攸瞥他一眼,哼了一聲,道:“用這種眼神看著我乾什麼?提前拿點錢建設軍隊,總比戰時數百億都打不贏要好,更何況朝廷如今手裡不缺錢。”
國庫目前能調用出來的資金,有六百多億。
就是糧食少點,荀攸正在加緊建設糧倉,打算多囤積一些。
上個月秋收完,市場上許多糧食在叫賣,糧價跌到了六十錢。
按理來說這是朝廷炒底的好時機,荀攸卻反其道而行之,用錢把糧價拉回到八十。
為此朝廷多付給百姓十多億錢,糧價太高不好,太低也不好。
至於為什麼定在八十錢,這裡麵有個容易忽視的門道。
百姓的田地是租的,一畝五十錢。
以普通田畝產兩石,一年收成兩次為例。
八十錢一石能為百姓帶來四百錢收入,減去佃租還剩下三百五十錢。
五口之家全員耕種,除去耗糧,一年估摸著能剩十石糧食。
平均每天收入約十錢。
要是糧價太低,那就連十錢都沒有了。
現在的坊工日入標準可是二十錢,還隻有一個人。
要說區彆,區彆在於坊工還需要額外花錢解決一家人吃喝。
當然,荀攸沒有那麼高的思想覺悟,想著去穩定住農民的收入,他考慮的還是租金。
今年糧價跌的太厲害,明年大批田地將無人去種。
反過來說,今年糧價漲了,原有農民會繼續租地種,還會吸引一批新人投身進耕種裡。
朝廷並不指望種的地多能收上來多少糧賦。
指望的是朝廷往外撒錢時,有東西能買。
錢多卻沒有商品,漢錢就真成了擦屁股的紙了。
喜歡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請大家收藏:()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