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虞打起精神,起身招呼道:“玄德再多吃些糕點茶水,諸公好好想想提何名。”
劉備的嘴被糕點堵住後,事情被拉回正軌。
大臣們正兒八經的議論起名字,一直沒說話的楊修提議道:
“諸公認為昀如何?”
田豐當場讚歎:“昀,日光也。呼應長兄皇子韶,有日月同輝之意。”
荀攸跟著點頭,日月光昀,天下文明,用來做二皇子的名,屬實不錯。
附和聲接連響起,劉虞滿意點頭,提筆寫下昀字。
蔡邕提出字韞,含義為藏玉,石韞玉而山輝,喻才德內斂,也被劉虞記錄。
還有禕、琮、翀之類的字被一一提出,劉虞全部寫下,用了一下午,這場取名之會才結束。
劉虞見外麵天色漸暗,合上奏疏,起身衝大家拱手:
“諸公,名已足夠,事不宜遲,我這就進宮麵呈天子,恕不能招待諸公了。”
大家都站起來朝他還禮。
“天子之事要緊,我等自行歸家,不勞皇叔掛念。”
“伯安先請,莫讓天子等急。”
“告辭。”
“告辭。”
劉虞辭彆眾人,什麼待客之道都被他拋之腦後,火速進宮去了。
……
劉辯在椒房殿,坐在床邊,抱著蔡琰,得知劉虞來了,便明白名字起好了。
蔡琰這會兒睡的香甜,輕輕將她放下後,劉辯到外麵接見劉虞。
劉虞見到劉辯是從椒房殿走出來的,張了張嘴,最後當做沒看見,躬身雙手遞上奏疏。
“陛下,這是提的名。”
有人拿來火把照明,劉辯打開一看,意外道:
“名字倒是不少,怎麼這後麵還有諸卿的名字?”
劉虞笑著回道:“宮中傳來喜訊時,諸公都到臣府上來了,這些名字是諸公一起提上來的。”
“那小子倒是榮幸。”劉辯失笑一聲,開始好好查看。
劉虞在旁邊沒說話,靜靜的等待著。
劉辯目光落在楊修的署名上,此人提名昀。
“劉昀?”
劉虞接話解釋:“少府言:昀,日光也。呼應長兄皇子韶,有日月同輝之意。大司農道:日月光昀,天下文明。”
劉辯連連點頭,他最近閒著沒事看了不少書,笑道:“昀,明也,喻皇子承光明之德。韶為舜樂,簫韶九成,昀為日光,樂舞需日光映照,喻兄弟相輔相成。朕希望昀兒能做兄長的輔國之臣。”
劉虞暗暗記下天子的話,然後高呼道:“陛下聖明!”
劉辯將奏疏塞回劉虞手裡,擺手道:
“天色不早了,皇叔回去吧,結果差人告知三公九卿,尚書台擇日昭告天下,天下共慶三日。”
“遵旨,臣告退。”
劉虞躬著身,劉辯轉身回了椒房宮,劉虞待了一會兒,直到天子背影消失,他才匆匆出宮。
二皇子有名了,劉昀。
而且天子的立場並沒有改變,始終認定大皇子劉韶為繼承人,這點很重要,也是一大喜事。
至於太子之位空缺,倒是沒什麼人著急。
天子畢竟年輕,過完今年才二十,其次皇子韶才剛滿一歲,趕鴨子上架也不是這麼趕的。
太子不是一個榮譽職位,伴隨的是操不完心的國事。
喜歡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請大家收藏:()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