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罪?還有什麼活罪是曹操不能接受的。
哪怕現在要將自己流放,去鎮守苦寒之地的邊疆,曹操都會高興答應。
等到再立功勳,尋機會回來繼續侍候天子。
他倒是無所謂,可把劉辯難住了。
有時候他真的挺無語的,每次曹操有點功績,總能順勢惹出禍事來。
惹了就惹了,問題是如今的曹操不一樣,他身兼變法之重任。
貶的太低,就沒有威懾力,光靠一個諸葛亮,無法順利推行科舉。
看曹操聽聞活罪難免的話,非但不害怕反而高興的樣子劉辯就來氣,擺擺手下令道:
“先將他押入大牢。”
說完揮袖離去。
鮑信抱拳,“喏!”
然後冷冷的掃視了一眼曹操,咬牙切齒的下令道:“將此賊帶走。”
羽林郎架著曹操就走,曹操還不忘衝劉辯的背影高呼道:“臣恭送陛下。”
因為曹操的事,劉辯回到章德殿後,輾轉難眠。
天剛亮,就迫不及待的起床,召見糜竺、陳群。
值得欣慰的是,這兩人進展的都很順利。
尤其是糜竺,進展神速。
他在商業上的改革主要是幾個方麵,一、製定並收取商稅。二、授大商人諫議郎榮譽官職,朝廷統一管控。三、推行印刷術。
目前沒有遇到阻力,商人們積極配合。
按理來說,要收商稅等於在人虎口中奪食,人家說什麼也不願意才是。
現實出人預料,商人們非常配合。
因為朝廷是負責任的朝廷,收的錢並不是進了私人腰包,而是一個子辦一個子的事。
開荒、修路、剿匪、護送商隊、劃分商業土地、供給調遣分配民夫工匠、提供優質馬匹、塑造經商環境、讓百姓富裕……
等等一係列的事,讓他們心甘情願的掏錢。
他們現在賺的都是以前的十倍。
光朝廷讓百姓兜裡有錢這一件事,就足以讓他們高興。
百姓手裡錢越多,就越會買他們的東西,生意一片紅火。
就比如開酒樓的,以前的客人都是士紳子弟,現在百姓每月能下次館子,生意火爆,遍地酒樓拔地而起。
良好的營商氣氛,吸引了大批外國商人,同時,曾經因為戰亂逃亡揚州、益州那邊的士紳,如今正在拖家帶口的回來。
既然糜竺這邊不需要劉辯操心,他的目光就轉而落在陳群身上。
陳群的回答更令劉辯驚喜,這家夥是個實乾派,向劉辯拱手道:
“陛下,臣已收集好洛陽所有官吏官秩,不日臣打算走訪大漢各郡縣,進一步收集信息,與地方官吏加深溝通。”
如何平衡地方與京師官吏品級上的差異是問題,單靠俸祿的轉換是行不通的。
太守兩千石,九卿也是兩千石,難不成雙方還同一品級?
州牧都督如何處理?總督又置於何品?
太低,太守不滿,地方動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