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在太尉府待了許久。
楊彪越聊越覺得此子不凡,有心留諸葛亮留下過夜,但遭到婉拒。
諸葛亮從後門溜走,沒驚動任何人。
楊彪左思右想,在派出傳令兵之前,他差人去喚楊修。
楊家和楊修如今處境尷尬,明麵上類似袁紹和袁家。
但楊彪始終將楊修當成接班人,隻不過是兩頭下注。
他帶著楊家,老老實實的做太尉,操持家業。
楊修則堅定立場,死挺天子,甚至不惜跟楊家翻臉。
這一切都是障眼法,楊家的處世之道。
若亂世降臨,楊家依舊會選擇這條路,可能會是楊彪死挺天子,而楊修居於賊臣麾下獻策。
將來不管發生何事,楊家都能長盛不衰。
楊修被帶到書房,並未點燈,昏暗的屋內隻有兩人的交談聲。
楊彪將白天發生的一切詳細闡述,希望能聽聽楊修的看法。
書房內沉寂一段時間後,傳來楊修的失笑聲。
這可把楊彪弄糊塗了,“為何笑之?”
楊修一拱手,沒多作解釋,“父親儘管去辦。”
“唉,”楊彪歎口氣,“為父有難處。”
不乾,沒法向天子交代,王允還把他當國賊。
乾了,家族的不滿情緒日益增長,士人也將楊家當成叛徒。
老實說,讓楊家和全天下士紳站在對立麵,楊彪沒這個底氣。
“不是還有太傅在前麵頂著嗎?”楊修毫不在意,“太傅上門逼問,何人能承受住壓力?對上,父親忠君愛國,支持變法。對下,父親迫於現實,不敢得罪太傅,實屬被逼無奈。”
楊彪怔住,是啊,他為何不賣王允一個麵子呢?
既讓天子看到楊家甘願付出一切的舉動,又讓王允內心愧疚,自知汙蔑了好人。
士人還不會仇恨楊家,會把記恨的目標轉向王允。
楊彪再順勢勉勵族中子弟,家族子弟會奮發向上,爭取洗刷持劍上門威脅的族恥。
唯一的缺點就是,察舉製舉孝廉最後還是要走上廢除,這是楊家不滿意的地方。
楊修的話還未說完,緩緩的繼續道:
“父親從明日開始,籌措資金工匠,在弘農轟轟烈烈的辦弘農學院,規格可效仿稷下學宮,以經學聖典為噱頭,招攬天下才子入學,收取學費千錢。”
“何解?”楊彪很是奇怪,各家的藏書都是寶貝,誰家擁有一卷,哪怕家道中落,依舊能混跡在達官顯貴中,賣弄文騷。
什麼千錢學費他根本不在乎。
楊修比楊彪考慮的更遠,微笑道:“千錢用於區分平民士人,對士人價格不高,等同於施恩。兒雖不知科舉為何物,但張昭最近動作人儘皆知。科舉製頒布,必需賢才考試,弘農學院年年參加科舉,父親為師,假以時日桃李天下,門生故吏,皆承授學之恩。”
楊彪倒吸一口涼氣。
真的會有一天,楊家會如曾經的袁家一樣強盛?
但片刻後,他就冷靜下來。
“沒那麼簡單,楊家這麼做了,其他人難道就不會效仿?”
“那父親就更要做了,不然步步落後,半點好處未占。”
楊彪無言以對,左右思索,咬牙道:“若是司隸州郡科舉能定在弘農,那值得一拚,還有,天子棄用舉孝廉,光祿勳之職形同虛設,楊家付出太多,青黃不接,朝廷隻剩你我父子,必須使光祿勳與科舉關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