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時辰前。
劉辯在章德殿,和兩位皇叔議事。
荊州牧劉表、宗正劉虞。
前者也回來參加宮宴了,還帶了兒子,打算將孩子留在洛陽。
益州劉焉教唆刺客謀逆之信,他故意給兩人看,還說道:
“常有人給朕上書,說劉焉僣擬至尊,建議朕出兵討伐,以謀逆罪論處,二位皇叔如何看?”
劉表看完書信,深吸一口氣,問道:
“那要看陛下想聽什麼話。”
“朕從不偏聽,當然是有什麼說什麼。”
“回稟陛下,此信斷不可能是劉焉所書,至於僣擬之事,以臣子視角,劉焉當夷三族,以宗親來看,臣認為,劉焉無罪。”
劉表剛說完,劉虞居然也給出相同答案:“臣亦認為無罪。”
出乎預料的回答,讓劉辯來了興趣。
“兩位皇叔是覺得,隻要是朕的宗親,不管犯什麼罪,朕都應該寬恕他們嗎?”
這種問題明顯能聽出天子已經生氣,劉表搖頭,“自然不是,有些話涉及到先帝,涉及到宗廟綱常,臣不好說,也不能說,隻能待陛下去發現了。”
劉辯哼了一聲,不滿道:“割據一方,閉關稱雄,現在就算老實了,朕也要將他押回來問罪。”
兩人閉嘴不勸,這時,鮑信匆匆進入大殿,拱手道:
“啟稟陛下,郭嘉緊急覲見。”
劉辯收起淩厲的態度,擺手道:“兩位皇叔回去吧,宣郭嘉。”
一封染血的書信暢行無阻送到章德殿。
於夫羅教唆下屬鬨事,結果下屬刺到了自己兒子,然後巧合自己在邊上,救下兒子,同時反殺下屬。
這扯不扯?
劉辯冷笑,書信裡沒一個字是能信的。
和上次那封一樣,有人在故意製造矛盾。
估計死士沒搞懂劉豹是誰,隻以為他是什麼藩王或者士家子弟。
如果不是巧合刺錯了人,這封書信曝光,南匈奴的人怕是要提心吊膽了,不管劉辯怎麼表示朕不信這種挑撥離間的伎倆,他們都會顫顫巍巍。
萬一劉辯昏庸點信了,又要打一場戰爭。
劉辯將書信丟給郭嘉,自顧自的說道:
“昔楚漢相爭時,曲逆侯陳平向高祖獻上計策,往楚營散布各種謠言,離間楚營將領,致使人人自危,忠臣猛將受到楚霸王排擠,還逼死了範增,至此楚軍元氣大傷,行至絕路。”
郭嘉看完,完全持有同樣的想法,抱拳感慨道:
“陛下聖明。”
劉辯臉突然一沉,“不是益州,不是異族,那就隻剩兩個可能……程昱哪去了?查士家去了?”
郭嘉回道:“圍了袁家。”
一切都說得通了。
最後的兩個可能,要麼是膽大妄為的士族,要麼就是揚州。
郭嘉跟他想一塊去了,皺眉道:“袁氏大部分族人,要麼趁亂南下,要麼偷偷溜走去揚州投奔,但仍然留有一部分在洛陽,陛下許袁紹返回袁家主持門庭,若族中有人借他名義,輕而易舉就能繞過劉備盤查。”
揚州袁氏聯絡上了洛陽袁氏,並且洛陽袁氏中有人幫忙做內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