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軍在鐘繇手中,駐守隴關。
第七軍皇甫嵩有意讓袁紹帶走,還在考慮中,主將高覽。
第八軍程奐,皇甫嵩準備將他並入豫徐集團,交由曹仁統領。
第九軍段煨,駐紮涼州冀縣。
第十軍徐榮,新的一年要前往荊州駐防配合關羽,調令還沒有發出。
至於備倭兵,不歸大將軍府調遣,各州各有一萬備倭兵,都在當地州牧手裡,屬於太傅那邊統一調遣。
屯田軍也很特殊,不屬於軍事力量,歸在大司農府,也就是荀攸手裡。
目前大漢有邊防軍十五萬人,其中三十個步兵營,十個騎兵營和十個弩營。
州軍十八萬人,轄五十個營加十個支援營。
精銳漢軍飛熊軍兩萬五千人,五虎軍、五子軍三萬人,一共五萬五千人。
水師五萬人。
騎兵三軍四五萬人。
南北軍加城門禁軍又是五萬人。
羽林虎賁兩萬多人。
大漢的漢軍正規軍,有五六十萬。
這還沒算備倭兵,備倭兵的戰鬥力也很強,雖然是正規軍淘汰下來的,但比黃巾和以前的郡國兵強,有十萬之眾。
兩人花了一下午時間,把相應的奏疏整理完畢,一同前往章德殿準備找天子批複。
同時,另一隊訪客正在麵見天子。
鮑信典韋幫忙舉著地圖,對麵劉辯負手而立,再之後是袁紹和於夫羅。
地圖是南匈奴的地圖。
於夫羅在收到命令下,走到地圖邊,小心翼翼的介紹著國內的情況。
他先是劃了個小圈,解釋道:“藩臣有兵八千,隻能控製龍城周圍一圈的城池,這裡,還有這裡,雖屬於我南匈奴領土,但我根本插手不了其中事務。”
袁紹凝神,“竟還不到三成?”
他不懂漠北的情況,沒想到於夫羅的處境如此艱難。
於夫羅苦笑,“我雖是名義上的單於,可難以為繼,龍城周邊一圈都斷了糧草,我隻能靠賈詡先生幫我從白狼塞調部分軍糧來穩定不生亂子。”
光那點軍糧是不夠了,龍城每天都不知道要餓死多少人,要不是漢軍隔岸有駐軍,百姓早就反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繼續介紹情況,指著一片版圖說道:“這裡一大片由舊貴族控製,老王和左右賢王死了後,這些人依舊把持著這裡,名義上尊我為單於,實則不聽我的號令,我與他們多有摩擦,但我不敢對他們動手,他們亦害怕漢軍插足,所以我們暫時沒起刀兵。”
袁紹注視過去,眉頭皺的更緊,沒想到舊貴族都能占據四成土地,比單於還多。
最後三成,於夫羅指過去,道:“此處為大漢劃給我建國的土地,但目前皆在鮮卑手中,尤其是西部鮮卑……還有這,這被烏桓所占……”
怪不得於夫羅會求到洛陽來,內憂外患說的不假。
袁紹有些無語,如果當初是他往並州去,絕不會留這麼大的禍患,匆匆打下龍城就撤軍了,結果就是於夫羅這個單於根本坐不穩。
還有,朝廷留在那的賈詡,也是個無能之輩,怎麼能搞成這副局麵。
袁紹盯著地圖看了一會兒,當著天子的麵,開始了自己的戰略布局,沉吟道:
“漢軍所至,舊貴族應當沒膽子爭鋒,會紛紛來降,他們倒是好解決,烏桓那邊,臣準備……”
劉辯抬手,製止了他繼續說下去。
袁紹止住話,劉辯沉聲道:“漢軍一去,舊貴族自然來降,可漢軍一走又當如何?此外,朕不希望南匈奴除了朕封的單於,還有另外一種聲音。”
喜歡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請大家收藏:()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