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頓城的戰報經過各種小報,被傳到每一個角落,漢械營打的如何,每一戰殲敵多少,後方的說書人比前線的人還清楚。
一次次的勝利,使漢械營的六千人,與之前的一萬征召兵,形成強烈反差。
恐慌和亡國的言論被民族情給取代,於夫羅放下了心,六千人擋下二十萬敵軍,再沒人會覺得他是在浪費錢。
反而各種請願加快漢械軍建設的聲音越來越大,讓他欣慰。
唯一痛心的是,勝報的背後,是漢械第一、第二營將士在快速減少,且隨著時間推移,鮮卑的征兆兵會重新加入戰場。
好在之前撒錢都募不到兵,如今大批的人主動表明要參軍保家衛國。
此外,他並不清楚,並州各軍將軍,都被請到了府穀城。
飛熊軍中,呂布、楊定、牛輔、董越、胡珍等。
陷陣營的高順,虎豹騎的曹純,白毦兵的陳到,白馬義從的公孫瓚,邊防第一軍的魏延,第二軍駱俊,以及孫策。
眾多將領朝袁紹抱拳,先問了好,再靜靜的等待袁紹的命令。
袁紹的視線先在高順身上停了一會兒,才道:
“天子有旨,大漢身為南匈奴國的宗主國,雖不能直接與鮮卑交戰,但自明日開始,朝廷將派出一支三千人的隊伍,為冒頓城提供戰時救助、疏散平民、發放糧食等救助工作,總之一句話,以人為本。”
此時不籠絡人心更待何時。
除了冒頓城,還有一係列針對龍城及周邊的行動。
高順等人內心稍安,三千漢軍若能進入冒頓城,那裡想要堅守住就輕鬆了很多。
袁紹知道他們在想什麼,又道:“進駐的所有人,不得主動參加戰鬥,不得放一箭,不得拔半寸刀。”
畢竟合約還在,呂布非常不滿的問道:
“要是那幫臢人對我等動手,又該如何?”
“紹將抽調五十門霹靂炮,一百門床弩擺到戰場後方,此外已經派人去告知我漢軍將有三千人進駐的事,若他們對我漢軍動手,他們會後悔。”
眾人麵麵相覷,好家夥光明正大的收買人心,還不準人家打岔。
既霸道又合理。
還沒完,袁紹又道:“原定漢軍八月十五日出關,現定為七月二十八日。”
也就是半個月以後。
合約不是到八月中旬嗎?
大家非常奇怪。
“袁將軍,末將有一時不解。”
魏延走出來,當時是他去談的條約,如此不講信譽,不僅周圍一圈國家會聽說大漢的惡名,國內的文人怕是都要化為激進派,鬨到章德殿去。
人無信不立的思想,還是占據中原的主旋律。
“我來解釋吧。”賈詡站起來。
袁紹順勢坐下,將台前讓給對方,賈詡笑嗬嗬的說道:
“在下一直在暗示鮮卑,條約的和平條款,是以白羊原徹底交割完成為起始,也就是說,和平將持續到八月十五日,但是,白紙黑字寫的是,自交接白羊原開始和平。”
“有什麼區彆嗎?”
將領們都懵了,沒聽出有什麼不同。
“當然有,”賈詡得意洋洋,翹著嘴道:“白羊原交接工作持續了半月,從第一天開始算和平,我等就可以提前半個多月發兵,並且結束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