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品,是人臣的最高官職,上公位於此列,大將軍、太傅,一個武將之首,一個文官之首,再加一個處理全國政務的尚書台首輔尚書令,都是有實權的,陳群還貼心的加上了丞相。
二品,司徒司空衛將軍驃騎將軍等比公之列。
從二品為九卿,且隻有九卿,太守之流全被摒棄,不再與九卿並列。
三品,州牧刺史都督,錦衣衛督察使,侍中、中常侍。
從三品北軍中候、大將軍府太傅府的副職之類,還包括了翁主。
四品是原來千石的官,這仆射那司馬。
還有九卿的副職出現,光祿丞、大司農丞之流,各中郎將也位於這個級彆。
從四品地方彆駕之類的副職居於此,小部門的老大出現頻繁,還有九卿府中的分管部門,比如太倉令之類,及普通漢軍的統兵將軍。
直到五品才有郡太守,朝廷的議郎、禦史等。
從五品是各種最低檔次的令,車府令、上林苑令、祠祀令、衛士令之類,還有太守副職及一些將軍。
六品往下就沒什麼好看的了,反正劉辯見不著,檔次太低。
什麼州長史、縣令,再低還有亭長裡長、縣尉、州從事。
大體上看,劉辯還算滿意,但仍然有著不少缺陷需要完善。
“這份東西,三公九卿瞧過嗎?”劉辯抬起頭。
陳群如實答道:“還沒有,臣擬好就送到陛下這來了。”
“先喝茶,”劉辯給他倒上茶水,驚的陳群趕緊端起杯子去接,惶恐道:
“臣自己來。”
劉辯還是給他倒上了,這才道:“事後要送到尚書台去,讓三公九卿商討商討。”
表麵上看,這東西還是有利於他們的,尤其是對九卿來說,明確了他們作為全國政務之首的地位,杜絕了太守在名義上與他們平起平坐,自恃為諸侯,除了聖旨一概不鳥的情況。
不過真要實施,九卿會不會讚成還難說。
陳群拱手,“臣稍後就送到尚書台。”
劉辯先是讚賞的點頭,“規劃不錯,大方向上,和朕想的是一個東西。”
陳群一直揪著的心一緩,緊張也消散不少,誰料劉辯話鋒一轉,“但是這東西你還得細細推敲。”
“請陛下明示。”
“先說這北軍中候吧,再往上提一提,再怎麼樣也不能比衛尉之類的低。”
陳群苦下了臉,“可這樣一來,洛陽得有幾個從二品以上的將軍了?”
要知道,漢軍一軍的統兵將軍,比如魏延那夥人,可都才從四品。
“那就往下降降。”劉辯毫不客氣,九卿確實不需要這麼多將軍,這個管城門被稱為九卿,那個管巡邏就成了九卿,不太合適。
南北軍各自統領為九卿這勉強說的過去,執金吾、城門校尉之類,沒必要參與朝政。
他們進來摻和啥?其他九卿如大司農,管天下民事,是後世的戶部。司隸校尉管天下官吏監察,廷尉管司法,光祿勳是後世的吏部,大鴻臚是禮部,將作大匠及司金都尉是工部,這都有跡可循。
城門校尉、執金吾、衛尉這都是啥,還有個河南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