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暨早就準備,拿出另一副稿紙,指著上麵介紹道:
“武官與文臣的差異,主要體現在頭冠上,一品武官金鶡尾鶡冠、二品銀鶡尾鶡冠、赤纓弁冠。”
除了頭冠,其他地方差彆不大,至少朝服是相同的。
做此項改動,確實能讓人一眼分彆是文臣還是武將。
沒想到韓暨居然能完美領悟他的意思。
劉辯興趣盎然,拉開凳子坐了下去。
“卿繼續說。”
對方開始一一介紹起服裝的區彆,後麵的品級沒有草圖,隻有筆記規劃。
四五六品文臣冠飾用介幘,區彆在於犀角簪、象牙簪、竹簪之分,袍色還沒確定,配飾也還在挑選。
武將則是用傳統的武弁冠。
還有一些小細節設計,劉辯看不懂好壞,此刻他隻想先看看成品長什麼樣。
“還需要多少時間?”
“完整的方案,至少要兩個月吧……”韓暨不敢把話說的太滿。
老實說草稿打出來,究竟要不要繼續往下推進,他還得去多找些人幫忙看看。
“太慢了。”
劉辯對這個速度很不滿,等到樣衣出來不得等到明年去了,大批量的製造,更是沒影。
他還想趁早拿出東西去忽悠忽悠那些大臣呢,左想右想,劉辯有了主意,拉著韓暨問道:
“朕問你,能不能先把一品的官服,給朕做一套出來?”
“這……可以是可以,不過一套需要很多出色的繡女縫製,臣手下沒這麼多人。”
“沒人了就去找,你就告訴朕,需要多久吧。”
韓暨斟酌了一下,“半年吧。”
“多久?”劉辯一下就坐不住了,半年?做一套衣服要這麼久。
將來大漢朝數十萬官吏,衣服要做到什麼時候去了。
韓暨苦著臉,解釋道:“畢竟工藝複雜,極其精良,再加上布料並不好找,更何況是第一次,臣覺得半年已經是最短了。”
一年多都有可能,他隻能儘力縮短時間。
何況這種事不去找後宮會繡衣的宮女,找他有什麼用。
他手下都是群賣力氣的工匠,指望滿手繭子的漢子針繡不現實,他隻能去找一群繡技高超的人回來。
可哪有那麼好找。
劉辯開始發愁,看來將來隻能這樣,九品正從製和新漢官儀頒布後,先緊著洛陽尤其是上朝的那些大臣換裝。
然後慢慢督促司隸各郡官吏更換衣服,司隸完成後再向外輻射,一個州一個州來,經濟出彩的州優先。
“先給朕做一套出來,外麵鬨得沸沸揚揚,朕拿點新奇的東西給他們看看。”
韓暨朝劉辯伸手。
“乾什麼?”
“臣手裡沒錢。”
“要多少?”
“臣算了算,一套一品新官服,大概需要個六七十萬錢吧,第一件比較麻煩,可能要兩三百萬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