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天不遂人願,進入涼州後大敗,周倉可以拉著馬騰逃回司隸,再執行鎖關斷橋的戰略。
此時他仍然成功拖延住了時間,大敗之後,優勢依舊在大漢。
在周倉眼裡,這是收益最大的方式,當然誰也不能保證沒有第四種可能,他擔了極大的風險。
但他已經顧不上了,不去管眾將領的阻攔,嚴肅道:
“此乃軍令,任何罪責,我周倉一人擔之,傳令全軍,即刻發兵,沿兩路進發,分彆走陳倉和隴關,將戰線推到司隸外去。”
眾將不情不願的拱手:“喏。”
……
在邊防第三軍開拔的同時,又一封信,從長安發出,向著洛陽前進。
信使有兩人,名叫李越、趙武。
此二人原本籍籍無名,都是涼州人士,身在亂世,又沒什麼背景,稍有風吹草動就會奪走他們的性命。
黃沙是他們的人生歸途,直到瀕死之際,遇到改變他們一生的人物。
袁紹。
他們投身扶漢的隊伍,常以少勝多,當上了校尉後,又一場轉折到來。
那年他們臨危受命,冒著風雪,在袁紹岌岌可危之際,前往洛陽送信,引了三十萬大軍支援。
後來因功勞被留下,在三輔地區擔任要職。
今日他們又乾回老本行,要將求援信,一路送到天子的手裡。
兩人徹夜不休的奔馳,沿著大河東去,還沒到洛陽,卻先看到令他們詫異的東西。
弘農,一支大軍披著雪行軍,高舉袁字大旗。
漢字旗伴隨袁字旗,世間隻有一個人。
袁紹!
他們的袁盟主!
兩人相視,一時間都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一幕,竟有如此巧合。
李越催馬上前想要問情況,喊道:“等等,你們是誰的軍隊?”
軍隊依舊在行進,完全沒人搭理他。
趙武跟著上說道:“這好像是兩支軍隊合營的,他們裝備不太一樣。”
李越觀察了一下確實是這樣,他打算去問個明白,這次沒等他靠近,一夥巡營官兵就圍了上來。
“速速止步,汝等是何人?”來人神色警惕,這兩人鬼鬼祟祟的,像是細作。
熟悉的場麵,李越短暫恍惚後,快速拱手道:“我乃京兆虎牙都尉李越。”
趙武跟著道:“扶風扶波都尉趙武。”
兩人都是三輔地區的常設武將,比一般的太守還位高權重。
這次他們兩人不像是上次那般,身份的證明都是難事,各自帶著腰牌。
東西一亮,原本虎視眈眈的漢軍將領,全部規矩抱拳。
“李將軍、趙將軍治罪。”
李越岔開話題,盯著他們問道:“你們是?”
這些人非常老實,也出來的兩個人,左側那人道:
“大漢邊防第一軍,魏延帳下巡營官。”
“北軍中候袁紹帳下巡營官。”
李越趙武大喜,果然是他!
那個在涼州家喻戶曉的名字。
趙武拉著李越道:“你我要不將此事先彙報給袁盟主?”
他們去洛陽也是搬救兵的,袁紹正好在這,說不定對方有法子解決涼州之事。
在他們眼裡,袁盟主無所不能。
李越也是這個心思,他們就算直接前往洛陽,大概率和袁紹是同行,然後進入北軍防區還得折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