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提醒的時候,劉辯已經看到了,裡麵的內容讓他當場倒吸涼氣。
袁紹行軍至弘農,收到涼州求援信,拉著魏延及北軍老五營,共計三萬人馬往涼州去了。
至於軍需糧草,他直接要求京兆三輔、河東郡、弘農郡五大地區為他提供。
當真是果斷啊。
就連大將軍皇甫嵩,都不敢無詔玩這麼一出。
這家夥甚至還表明,打算進入涼州後節製一切兵馬,接管周倉、馬騰的三萬人。
按道理來說,荀彧看到這封奏疏,應當會將心提到嗓子眼,但他並沒有,相反還長舒一口氣。
他不僅清楚天子,也清楚袁紹的本事。
如果是他到涼州去的話,朝廷隻需要等著收到勝報就行。
劉辯果然笑了起來,誇讚道:“袁卿從來不會辜負朕的期望。”
荀彧笑著問道:“是否需要加急送幾份詔書到涼州去?”
畢竟現在人家名不正言不順,六萬漢軍加備倭兵足有七萬人,想要統籌起來,沒有名義,時間長難免會出岔子。
“就這麼辦,朝廷組建第四路大軍,讓袁卿節製涼州兵馬。”
君臣三言兩語就敲定了涼州局勢,其他人看的雲裡霧裡。
王允好奇起奏疏的內容,問道:“陛下,能否讓老夫看看?”
荀彧應該在看完之後,把東西往下傳,讓其他人能更清晰的理解發生了什麼。
本來理所應當的事,劉辯卻突然將奏疏合上收了起來,滿臉輕鬆道:
“諸卿,涼州之事,朕另有安排,就不議了。”
好家夥,把大家嚇唬了一通,又說涼州迎來叛軍十萬,就在所有人提心吊膽的時候,告訴他們事情已經解決了。
這是玩的哪出?大家發現有點跟不上節奏。
荀彧輕咳一聲,起來解釋道:
“諸公彆擔心,陛下已經安排了一支奇兵去解決此事。”
至於是哪支奇兵,他並未多說。
眾人當然是不信的,悄悄打量天子的臉色,見他都沒多說,也就將話全咽回了肚子裡。
懵懵逼逼著急忙慌來,現在大家又頂著疑問離開,荀彧是最後一個走出章德殿的。
荀攸在外等候多時,拉著他就來到牆邊,低聲問道:
“怎麼個事?哪來的奇兵?”
有兵馬的調動,絕不可能瞞過他的眼睛,不管是大將軍府還是天子的詔令。
因為他是大司農,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沒有糧草的調撥,哪來的軍隊。
所以剛剛荀攸在外想了很久,涼州的重要不言而喻,天子今日的反應非同尋常。
繼續深想下去,能衍生出各種猜測。
好奇心一旦上來,急的讓人抓耳撓腮。
荀彧知道這事瞞不了多久,現在不說,是為了避免各種針對袁紹的彈劾。
對知根知底的人,稍微透露些東西倒是沒問題。
“還能有什麼奇兵,三輔的周倉,無影無蹤的袁紹。”
嗯?
荀攸先是做思索狀,隨後突然倒吸一口涼氣,追上前者,壓低聲音急促的問道:
“那袁紹周倉豈不是沒有王詔私自調兵?”
荀彧默不作聲,意味已經很明顯。
荀攸不淡定了,皺眉道:“這你不勸天子趕緊下詔讓袁紹回來?”
在他眼裡,這事可不小,掉腦袋的事,一掉可能就是一大片。
荀彧明白了他的想法,歎氣搖頭,嚴肅道:
“此話切不可對任何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