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封之後按照劉備指示去尋關羽。
劉備沒有關注其中細節,不過事後寇封依舊與關平關係不錯,應該和解成功。
這是個不錯的消息,關羽狠狠挫了寇封的銳氣。
這小子容易飄,提前敲打敲打,亦是極好。
手頭所有的事情全部忙完,伴隨著一場大雪,時間來到興平二年。
寇封、陳慶之等將皆動身前往崗位,為將要到來的徐州之戰做準備。
劉備現在隻等孫乾返回報告劉虞情況,日子一時清閒下來。
他也樂得自在,畢竟沒人能一直緊繃著,有空就逗逗一歲大的劉封,或者鑽研戚繼光呈上的“天盤九星陣”。
劉備閒下來了,他手下人可沒閒下來。
某次例行會議上,張居正雙手呈上一卷竹簡,眼神堅定地望向劉備:“主公,這是居正擬的考成法細則。我朝吏治鬆弛已久,行政拖遝之惡風存久難消,唯有此法可革新弊政。”
考成法,明末張居正改革內容之一,一改王朝末期官場疲態。
據統計,在張居正主政的十年間,因為執行考成法而被裁撤的官員占到了官員總數的三分之一。
因為有考成法在,“立限考成,一目了然”。徹底打破了論資排輩的傳統偏見,不拘出身和資曆,大膽任用人才。
劉備展開竹簡細看。
張居正隨即上前,侃侃而談:“考成法以‘立限考事’‘以事責人’為核心。設立專門督察機構,督察機構又分地方中央,以州為中央,縣為地方。”
“將青州大小官僚之任務,規定完成期限,登記造冊,一式三份,一份留地方督察,一份送中央督察,一份呈將軍府。”
內容與明末考成法大同小異,區彆不過是明末三份:一本由六部和都察院留底,另一本送六科,最後一本呈內閣。
其實用途一樣,明末是六部和都察院、六科糾正六部弊誤的機構)、內閣層層排查,現在替換成成了地方督察、中央督察、將軍府。
東漢負責巡查地方官員的長官是刺史。
而劉備恰有青州刺史職位在身。
另設機構不可能,劉備沒那權力,但刺史原本就可安排人手巡查郡縣,這倒無所謂。
呈送將軍府,劉備肯定顧不上看郡縣那些亂七八糟的數據,其實是交給了張居正。
反正我劉備不在刺史府辦公,或者說劉備身兼多職,辦公府邸肯定掛的是最高的官位,所以所謂刺史府就是將軍府。
那這些數據交給將軍府就很合理了。
張居正趁勢獲得了督察地方的權力,他原本是沒這個權力的。
當初劉備特批他核查土地,那是發揮州刺史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