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士信出現在了趙雲和黃忠這兒,劉備覺得薛仁貴那邊的壓力就會小很多,結果薛仁貴那邊的損失比趙雲和黃忠都大。
劉備焦急問道:“仁貴那邊究竟出了什麼事情?”
薛仁貴拔出肩膀上的羽箭,沉聲道:“我出城後擊敗了林鳳祥統領的軍隊,破壞井闌時蛾賊的援軍趕到,為首那將高九尺開外,肩寬背厚,膀乍腰圓,麵如藍靛,發賽朱砂,還有一部紅彤彤的大胡子。”
“他使一杆馬槊,我與他鬥四五十合占據上風,正欲取他性命,斜地裡飛出一箭,王伯當率軍趕到了。”
“末將一時不察中了箭,那將趁機砍了末將一刀,末將沒辦法,隻得撤退。”
“那將沒追上我,卻追上了我帳下副將成廉,一刀將成廉砍了。”
劉備聽罷,輕輕拍打薛仁貴肩膀,將自己的披風披在薛仁貴身上以示安慰。
簡雍清點損失後報告劉備派出去的三千人損失了兩千多名,剩下人人帶傷,不具一戰之力。
好消息是任務圓滿完成,蛾賊此戰拉出來的井闌和投石車幾乎全部報廢。
當然,楊妙真不可能一場仗拉出全部攻城器械,攻城器械也並非不可再生之物,隻能說劉備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
是夜,開陽縣縣衙發揮臨時帥帳作用,劉備帳下主要文武齊聚一堂,商議破敵之計。
甫一照麵被羅士信殺了喬道清、曹性、孫觀三名將領,還傷了黃忠與太史慈,劉曄頗為忌憚羅士信武勇,建議道:“蛾賊五萬之眾,我軍亦有五萬之眾。兵法言:五倍圍之,十倍破之。憑蛾賊那點人數,我軍隻消堅守,蛾賊絕無破城之可能。”
範仲淹同樣說道:“某素善守城,願主持防務。”
劉備不說話。他心裡窩著一股火,想狠狠報複羅士信是其一,其二的話,一旦選擇堅守,劉備攻打東海的進度勢必會停滯,或許會給曹操可趁之機。
後者才是最主要的,曹操那廝虎視眈眈的,就等著劉備被蛾賊拖慢腳步呢。
法正明白劉備心中所想,主動出列吸引火力:“爾等安敢言守!今逆賊犯上,荼毒生靈,致田園荒蕪、百姓流離,乃天地不容之罪!”
“吾等受天子詔命,本為廓清寰宇、救民水火。若龜縮營壘,坐視賊寇肆虐,上何以報君父詔令之重?下何以慰蒼生引頸之盼?”
“昔衛霍北擊匈奴,班超平定西域,皆以忠義貫日月,方立不世之功。今我軍吊民伐罪,順天應人,劍指之處,當如秋霜橫掃枯葉!若遷延不進,非獨失戰機,更令天下寒心,後世恥笑。”
法正說罷,諸將紛紛請戰,場麵局勢一時劍拔弩張。
對於將領們來說,堅守意味著戰功減少,想立像樣的戰功隻能是出城破壞攻城器械,但太過危險,不如主動出擊。
尤其是李秀成、陳玉成與寇封三人,瘋狂請戰。
李陳二人鬱悶啊,不是說好讓我們豪強派的立功嘛,功呢?
荀攸見狀,主動出來打圓場:“我軍新獲大勝,士氣如虹,主動出擊未嘗不可。然,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繆以千裡。”
“我軍需細細準備,精心挑選一決鬥地點,提前訓練好陣型,再想出辦法應對蛾賊軍中的幾員驍將。做好萬全準備,方可主動出擊,否則,便是重蹈龐涓覆轍。”
荀攸看似支持劉備主動出擊,實則反對。他暗示劉備主動出擊有三大問題:決鬥地點不確定、羅士信不好對付、主動出擊也不一定能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劉備冷哼一聲:“那羅士信弱智一個,匹夫之勇,何足懼哉?設一陷阱,待其落入其中後萬箭齊發,其焉有活命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