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449:官職調動,人員總結_全史人物亂入:劉備二周目人生_线上阅读小说网 

章449:官職調動,人員總結(1 / 2)

張居正的四條建議全部通過,接著長孫無忌又提到了官職任命的事情。

他說:“左將軍長時間不在青州,走前任命揚威將軍在平原抵禦袁紹,又任命黃權協調青州內部軍務,內政等事交由孔融、滕宗諒等人,雖各司其職,然總歸是缺一個軍政一把抓的決策者。”

“凡遇事宜,皆需呈遞左將軍府,使左將軍府工作量大增。”

“此外,自法理上講,蕩寇將軍並非左將軍屬官,亦無義務聽青州官僚調遣,政務交接尤為麻煩,與考成法提高行政效率相違背也。”

“所以張司馬希望主公能調整青州諸官官職,減輕左將軍府壓力,張司馬騰出手來,也好深化改革。”

劉備蹙眉,這倒是他當初沒有考慮到的一個問題。

張居正的意思就是,現在青州有蕩寇將軍、左將軍兩個互不統屬的官僚體係,處理起事宜來不太方便,希望劉備能整改一下,繼續提高行政效率。

揚威將軍好歹是個將軍,人家也有自己的將軍府,關羽手底下也有一批幕僚,負責出謀劃策、管理他手下的軍隊。

可青州內部還有歸屬於青州刺史部,也就是左將軍府的軍隊,即預備役、屯田兵、守城兵。

萬一爆發戰爭,關羽人手不夠了想補充軍隊,得先請示張居正。

他糧草不夠,或是軍中缺其他什麼物資了,也得向張居正報備,十分麻煩。

長孫無忌說完,一直在旁邊看戲的關平自懷中取出一個竹簡,說道:“左將軍此前贈與家父一卷天書,今家父已研讀完畢,特令平歸還左將軍。”

劉備抬眉,心道雲長果真有天賦,我重活一世,竟隻比他早一年研究完天書。

雖說劉備事務比關羽繁忙得多,投入時間大相徑庭。

接過那卷天書的時候,劉備忽然明白了什麼。

關平為什麼要挑長孫無忌說青州政務不便的時候跟自己說關羽讀完了這卷天書呢?

關羽為什麼要讓在自己身旁侍奉的關平千裡迢迢地來送這卷天書呢?

答案顯而易見:關羽“耐不住寂寞”了。

他借歸還天書一事暗示劉備自己做好了準備,希望劉備能帶他上沙場征戰。

興許張居正提及行政效率一事,也有關羽希望上戰場的因素在。

劉備啞然失笑,既然提到了官職調動,那就順便把征戰一年的將士們、操勞一年的文臣們都好好封一封。

外出打仗一年時間,文官們做出了政績,武將們殺出了功勳,官職任命的事情再度擺到了他麵前。

正好借此機會理清青州刺史部、徐州刺史部與左將軍府之間的關係。

首先,得解決青州有兩套法理上並不互相統屬的官僚體係的問題。

其實很簡單,像左將軍和青州刺史合並那樣,讓青州刺史和揚威將軍合並不就行了。

說人話就是一個人同時擔任青州刺史和揚威將軍。

但是,咱們的揚威將軍——關羽本人又表達出了上前線的意思。

所以,需要換一個人統帥青州那支防範袁紹的軍隊,同時擔任青州刺史。

左將軍府徹底騰出手來,一門心思推進改革。

劉備忽然又想到一件事:“此前青州刺史部與左將軍府合並,張居正得到了督察官員的權利,因而可以推行考成法。”

“若改青州刺史部與揚威將軍府合並,張居正失去督察的權利,是否會影響考成法推行?”

長孫無忌略作思考,答道:“考成法推行已有一段時間,成效顯著,阻力大減,張司馬也已培育起一批支持者。”

“大可讓新的青州刺史負責考成法推行,反正王修和徐邈原本就是青州刺史部的官吏。”

王修和徐邈是戰前張居正挑選的負責督察之人。

劉備點頭。

能放權就好,這代表著張居正的改革得到越來越多人的支持,未來改革受到的阻力也會越來越小。

總不能啥事情都一直讓張居正親力親為吧,後續的改革還推不推進了?

不過這也就意味著徐州也需要一個督察之人,趙昱的身影浮現在劉備腦海中,無論是品德、名聲還是才能,他都足夠擔任。

劉備默默思考起新的青州刺史人選。

考核標準:資曆足+文武兼備。

劉備手下一共就兩個州,一州刺史算頂大的官了,不來個資曆老的鎮不住場子。

合適的人選一隻手都能數過來:張飛、趙雲、徐庶,撐死再加個範仲淹。

徐庶和範仲淹都是在打北海時加入劉備陣營,再往前真挑不出人了。

武士彠統帥不行,狄仁傑、劉恒資曆不足,也沒有單獨領兵打仗的先例。

而這四個人裡麵,劉備比較中意徐庶。

他是軍師,派去當青州刺史算下放,絕對能壓住人。其次能力足夠,不必擔心青州出岔子。

再次,他自投入劉備帳中以來,一直在打仗。劉備打袁紹,他在兗州打李密;劉備打徐州,他同行。

劉備委實心疼他。

最後,還能借此機會磨礪一下徐庶統籌大局的能力。


最新小说: 腹黑係統和他的寶貝主人 偏門之王的自我修養 開局多子多福,我打造絕世仙朝 彈幕改命:惡女誘撩,小狗乖又黏 反派幼崽三歲半,爹不造反我來乾 神筆夜叉 宗族想吃絕戶?嫡女單開百年族譜 末世重生:先綁四個,又去找校花 等待黎明 掉落漫威世界當超級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