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
韋孝寬離開,拉開側堂門,一縷輕風吹進堂中,吹動眾人的長發。
劉伯溫被這一縷輕風拉回思緒,看向李靖,問道:“謠言一事交給韋孝寬負責,姑且先看他表現如何。”
“接下來,李將軍打算如何對付韓信呢?”
劉備少說要小半年才能重新上戰場,在此期間一切事情由李靖負責,他必須有一套應對策略。
李靖正襟危坐,答道:“現在軍心未穩,不適合主動出擊。”
“先等韋孝寬除去軍中間諜,軍心稍穩後再做打算。”
法正劉曄聽罷,皆頷首不語。他們覺得目前的確沒有更合適的方法。
劉伯溫輕笑,忽然開始晃動手中羽扇:“基方才倒是想出一條計策,計成之後,必可解除彭城之圍。”
法正十分好奇,伸長脖子問道:“請問是什麼計策?”
劉伯溫伸出食指:“將計就計。”
又伸出中指:“請君入甕!”
儘管隻說了八個字,法正卻已將劉伯溫的打算猜了個七七八八:“順著韓信的攻心計,營造主公死亡的假象,引誘韓信主動出擊,落入我軍的埋伏圈是嗎?”
劉伯溫重重地點頭。
劉曄蹙眉撫須:“此計是否頗為不妥?主公蘇醒時就有不少官僚圍觀,說不定現在主公蘇醒的消息已經傳開了。”
“再過一陣,可能韓信都知道了主公蘇醒之事,這是其一。”
“其二,主公現在...朝不保夕,你我身為臣子,不思為主公祈福,反而造謠說主公已死,未免有失臣子之道。”
“其三,若傳出主公已死的消息,人心大亂,在座諸位當中,隻有李將軍有兵權,而且隻有千餘人,未必能壓得住諸將。到時候把韓信引來了,諸將不聽調遣該如何是好?”
他們指揮作戰的命令都是以劉備名義發出的,劉備死了,他們還發出個屁。
劉伯溫依舊輕笑,羽扇不緊不慢地搖動:“子揚所講,皆在基預料之內。”
“孝直說得不錯,但也不對。基不單單要營造假象,基要——自立門戶!”
劉伯溫的話語,好似一塊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麵,霎時引起驚濤駭浪。
法正看向劉伯溫的視線中帶上了敵視,語氣嚴肅:“想必伯溫不是真的想自立門戶,而是想這般設計把韓信引來吧。”
“還請您好好說道說道,什麼是所謂的自立門戶!”
劉伯溫用羽扇輕拍法正肩膀:“孝直稍安勿躁,且聽基一一道來。”
“韓信詭譎,一般的計策恐怕不會起到作用。倘若如孝直最開始所說,隻是傳播謠言,鑒於已經有不少人知道主公蘇醒,確實很難起到作用。”
“但是!”
劉伯溫話鋒一轉:“如果咱們一起營造出要奪兵權自立門戶的假象,韓信豈會不信?”
“主公不死,誰敢自立門戶!”
劉伯溫再一次語驚四座。
“收兵權?收誰的兵權?”
“你能一次性收回來所有兵權嗎?收了一個人的,其他人見勢不對絕對會有所動作,你可彆把人逼反了!”法正說話已經帶上了苛責的意味。
“不不不不不不”劉伯溫直搖頭。
“韓信是個聰明人,他在徐州安插了那麼多間諜,咱們的一舉一動都在他視線當中,哪需要那麼明顯?”
“設身處地想想,倘若孝直兄想自立門戶,會傻乎乎地收所有人兵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