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騰是大漢忠臣嗎?在李靖看來不是。
最近李靖收集到了許多馬騰的過往煙雲,其中有一條是:馬騰於中平四年加入叛軍。而中平是漢靈帝的年號,絕無洗白之可能。
那會兒的馬騰還是三國馬騰,並非秦孝公。
一個心向大漢,甚至不惜生死的人怎麼會加入叛軍呢?可見得,馬騰絕不是一個因為愚忠而自儘的人。
這時,李靖突然想到一句話:論跡不論心。先甭管人心裡咋想的,分析分析他的行為能帶來什麼,而其中的利處,便是此人之所求。
就李靖得知這個消息後的第一反應便是,馬騰太忠誠了!
世上竟然有如此忠誠的人!
你看看,他本人參與了討伐羌人,為平定困擾大漢百年的羌亂立下了汗馬功勞。之後以身入局,不管自己死活也要讓自己的兒子挽救皇帝於水火之中。
他兒子馬蕩也是非常明大義,縱使違背人倫,縱使手中隻有幾千人,也要從強大的李賊手中迎回漢帝。
另一個兒子馬超,冒死護衛劉和,傳遞皇帝詔書,同樣忠心耿耿。
試問當今天下有誰為漢室做到這一步了?唯有曹操一人刺殺董卓近乎就義,可曹操最終沒死,他的兒子也不曾公開舉旗反李。
至於其他人,完全不值一提。
從今往後,馬家將成為大漢的道義標杆。
如果說劉備是借孔融、鄭玄之類的名流抬高了自己的聲望,那馬騰就是用自己的生命為馬家造勢。
馬家不再是西涼苦寒之地的不入流家族,而是天下忠臣敬仰的英雄家族!
近可爭霸天下,退可似劉備前世一般因道義而被眾人所推崇。
秦孝公能夠為家族、為大業做到如此地步,遠非常人可及。
即使前後分析的人物在本質上有莫大的差距,但李靖誤打誤撞之中卻還分析對了秦孝公所想。
信件到此便戛然而止,但李靖已經推測出馬蕩贏蕩)的下一步動作。
如果他是馬蕩,就不會隨張獻忠和劉徹一起撤退,而是選擇戰至最後一刻。
用鮮血,鑄就馬家的忠心,為秦孝公以身入局鑄就的傳奇添上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似乎是為了呼應了李靖,此時的長安城下,正在進行一場激烈的戰鬥。
關中寒甚,長安落雪便積素,終南群峰裹銀裝。風過長樂宮闕,卷得碎雪撲窗,殿內炭火難抵寒意,階前凍泥硬如鐵。
“李”字大旗,在刺骨寒風中獵獵作響。
李世民坐鎮中軍,目光投向城牆上的“馬”字軍旗,冷哼一聲。
李忱縱馬靠近李世民,拱手道:“驃騎將軍,馬蕩親自出城叫陣,指名道姓要打李元霸!”
他和李純是李世民在出征前專門提拔用以提防劉協劉肇)以及劉徹等三方勢力的族人,分彆對應唐朝時的宣宗皇帝與憲宗皇帝。
在出征前,李世民曾評價李忱明察沉斷,可決斷大事,而李純知人善任,可處理外敵。而二人亦不負李世民所托,前者果斷帶劉協劉肇)逃離長安,後者提拔徐晃等將,俱功不可沒,因功封爵,分彆升為前將軍、後將軍。
李世民聞言大笑:“馬蕩當真鼠目寸光,妄逞匹夫之勇,斷無其父之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