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綱仗著孫策寵信,在荊州為非作歹多時,惡果累累。他的部下更不用說,是他暴行的堅定維護者與忠實執行者,身上的罪孽多得數都數不過來。
張廷玉評價紀綱:“綱善騎射,便辟詭黠,善鉤人意向”。他們一來主觀上因為紀綱的蠱惑而對其忠心耿耿,二來客觀上犯下的罪行也不允許他們的靠山垮台。
一旦紀綱倒下,等待他們的將會是李斯製定的最嚴厲的刑罰!每日折磨犯人審問訊息的錦衣衛們對那些刑罰有多殘暴可謂一清二楚。
念及此處,跪在孫策府外的眾人嚇得渾身戰栗,哭得撕心裂肺,陳霸先和孫策坐在後院書房中都能聽到動靜。
孫堅三子孫翊輕輕叩打屋門,說道:“大哥,外麵跪著許多錦衣衛,為紀綱喊冤,咱們府中的錦衣衛也去找母親求情了。”
陳霸先聽罷,急忙說道:“末將所言,句句屬實,絕對沒有誣陷紀綱!”
孫策默不作聲,儘量保持著君主的威嚴,腦中思量著如何處理此事。
他能力差不假,但不是傻子。治國理政、平衡朝堂、行軍布陣做不來,思考總還是會的。
跟著一乾能人耳濡目染多時,孫策的智力較剛穿越時還長了不少,現在足有68,跟樊伷一個水平。
何況,這件事也不需要這麼用腦子。
紀綱正經辦事的話,直接往陳霸先府中藏一份通敵的書信不就好了,頂多在藏的過程被陳家人發現。
假使真的被發現了,那陳霸先自然能知道是我要害他,怎麼會跑到我府中來控告紀綱呢?
不過,令孫策膽戰心驚的是,錦衣衛中居然有那麼多人支持紀綱,即使是冒著生命危險。
他終於意識到,小說中作為君王爪牙、無所不能的錦衣衛早已脫離了他的控製。可就在昨天,他還表彰了錦衣衛的功績。
他的書案上有一遝紙,上麵記載著關羽於荊州選拔諸將的籍貫出身,似樊伷、習珍、習宏這一類人,能力如何、性情怎樣,全都摸了個一清二楚。
彼時,關羽剛剛兵臨樊城之下,這些人才剛被提拔起來。
好用嗎?太好用了。甭說關羽,就是徐州之戰時如果不是劉備這麵派出了韋孝寬,恐怕亦會被滲透個七七八八。
所以孫策才一直容忍著錦衣衛,為其擋下孫臏周瑜等人的職責。
現在看來,一切都沒必要了。
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
孫策臉上浮現出冷笑。
在東漢末沉浮數年後,現代人的仁慈、軟弱早已從他身上消失。若乾名謀士一起獻策時他會像袁紹那樣選不出計策,但事情蓋棺論定後,他絕不會猶豫。
“傳令李斯與毛驤全權負責此事,著手除掉紀綱在錦衣衛中的一切勢力,所有罪犯從重處罰!”
前文提到在劉義隆死後,孫策命紀綱尋找、提拔徐階,但依劇情,紀綱那會兒已經死了,所以修改為毛驤)
毛驤為第一代錦衣衛首領,起初與紀綱一起組建了錦衣衛,隻是行事低調得多,因而沒有紀綱那般顯眼,能力卻不差。
紀綱的事情塵埃落定,陳霸先謝恩告辭。
待陳霸先走後,孫策命人叫來了孫臏。
不多時,孫臏入屋,侍從攙扶著他離開輪椅,坐到孫策對麵。
在來的路上,孫臏便聽聞了紀綱落馬一事,心情十分舒暢。
出了這麼大的事,君主來找自己商議無可厚非,而且孫臏覺得孫策就應該找人商量商量。是以,他已經準備好了說辭。
誰料,孫策卻說道:“策欲殺陳霸先,吩咐紀綱以為此事,誰料此人狼心狗肺、野心勃勃,勾結陳霸先意欲謀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