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證據,就不能殺,否則便會寒手下人的心。
孫策忙問麻煩在哪裡。
孫臏答道:“咱們手中沒有他造反的證據,本來處理他就名不正言不順的,而名士們又要求厚賞陳霸先,側麵反應出陳霸先已經爭取到各大世家了支持,更不好殺。”
“唯今之計,隻有誣告一條。”
“了之前錦衣衛安排在陳府中的臥底已經被陳霸先殺了。”
“咱們倒是可以收買陳府侍從或者安排錦衣衛進去,但陳霸先最近加強了對府中人的監督,遣散了許多人,留下的都是忠心耿耿的老仆,也不招新仆從,短時間內怕是難以成功。”
蒯越附和道:“依越之間,咱們還是先集中力量對付關羽為好。孟將軍他們雖有才,但架不住關羽人多勢眾,像紀綱那樣的事情,不能再在戰時出現了!”
孫策自然言聽計從,連連點頭:“就依兩位先生之言,此事稍作延緩。”
之後到了冬天,關羽放棄進攻樊城,捷報傳回襄陽時聚城狂歡。
樊城之圍既解,孫策便無需再在那一座城中投入那麼多高統將領。驟然失去了漢水以北的領地,孫策要駐防的地方多了許多。
與手下一番商議後,孫策做出如下安排:
首先是北麵。
樊城仍命孟珙坐鎮,以賈複、李存孝、來護兒為副將,蒯越任謀士,將兵五千。
在關羽奪取漢水以北後,襄陽已然成為荊州在樊城之後防禦關羽的第二道門戶。孫策打算遷都往荊南,留廉頗作主將駐守,文聘、新文禮輔佐之,有兵六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襄陽以西緊挨著便是上庸三郡,位於漢中、荊州、司隸交界地帶,東可伐襄陽,北可攻司隸,西可入漢中,位置重要非常,是為兵家必爭之地。
孫策命孫武掛帥,以魚俱羅、蒯祺為將,轄兵三千駐紮三郡。
上庸三郡現在仍屬漢中郡,此處隻是習慣上的叫法。由於距離襄陽極近,從實際上講孫臏不可能放著三郡不管,因而設定在孫策手中。
曆史上蒯越的侄子蒯祺曾擔任房陵太守,因而劉表大概率控製著三郡,此處設定並無不妥)
儘管名為三郡,可其中兩個郡隻有一座城池,三郡加起來一共才七個縣,倒也用不著多少兵馬。
接著是東麵。
因為劉裕占據著江夏,所以荊州東部亦有被襲擊的風險,東部重鎮江陵同樣需要大將駐守。
孫策安排周瑜擔此重任,張定邊、張悌調入其麾下受命。鑒於劉裕勢力不及關羽,而且還要對付朱元璋,孫策並沒有在江陵安排多少兵馬,隻有三千人。
然後是西麵。
荊州抵禦益州的門戶為巫縣,其次為秭歸縣,最後便是大家所熟知的夷陵。
這一片大致在三峽一帶,地勢相當險要,實為易守難攻之所,由郭子儀統一布防,瓊妖納延、陶侃、蕭摩柯協助之,亦有三千人。
至於南麵交趾,一直沒有亂入什麼人物,割據諸侯士燮無甚野心,從交趾到荊南也沒有什麼重鎮,就不再專門論述。
單算北東西三麵,布防的士兵就有足足兩萬人。對剛折損了五萬人,又和關羽大戰一場的孫策來說已然十分難得。
有些地方不是他不想派兵,是實在沒有再多兵力了。
喜歡全史人物亂入:劉備二周目人生請大家收藏:()全史人物亂入:劉備二周目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