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計最保險,最無解,為上上策。”
“然世間豈有萬全之策?用此計時,關將軍需注意幾個問題。”
“您越過樊城駐兵於漢水之上,孟珙見圍困樊城的兵力減少,必會起一番心思:或是截斷水軍糧道,或是趁機攻打營寨,亦或者是設法先擊敗您圍樊城的軍隊,逼迫您回援。”
“靖與劉伯溫、荀攸、劉曄等人商議多時,皆討論出應對之法。”
“您不妨固定運輸糧草的糧道,而後遣良將日夜埋伏於那條道上。孟珙隻要趕來,便衝出殺他個片甲不留。”
“樓船高大,一次性可裝載數千斛糧草,足以供應一萬將士半月所需,更遑論還有其他船隻。因此您並不會十分頻繁地運送糧草,便無須擔憂防不勝防了。”
“縱使一次沒能埋伏住,下次再埋伏不就好了,反正是孟珙兵少。”
“咱們可以失誤許多次,但他隻能失誤一次!”
“至於後兩條,那靖隻能建議將軍擇驍勇之將、善謀之士坐鎮營寨。靖畢竟遠在豫州,不敢妄言孟珙具體會耍些什麼詭計。”
“為幫助將軍,靖特遣狄青、李通率本部兵馬前往支援。李通兵多、狄青有武略,關將軍當好生驅使之。”
以上,便是李靖書信的全部內容。
關羽采取其計,早安排艦隊藏進了漢水當中,夜裡觀察到對岸火光滔天,便意識到這時陳霸先逃出來,忙率軍支援。
結果歪打正著,殺了新文禮、俘了王僧辯,不可謂不是意外之喜。
至此,關羽計劃中的六路兵馬全部出動,荊州東南西北四大方向各有一處戰場,整場戰爭進入到了最白熱化的階段。
而關羽所在的北麵戰場,自然是毫無疑問的主戰場。
習珍清點完損失,小跑到關羽麵前,喜悅溢於言表:“我軍損失將士近兩千人,多數是死在了攔截樓船的過程中。在關將軍追趕上王僧辯後就幾乎沒再有損失了。”
“共計擊殺劉軍五百三十七人,包括新文禮、王僧辯兩員大將。”
“陳將軍帶出來的五百一十四人中僅有七人存活。”
關羽輕輕頷首,臉上看不出喜怒哀樂。
早在下令鬥艦走舸追趕攔截樓船時,他便料到這場戰役己方的損失會相當之大。這可不,損失的兵力近乎是劉軍的兩倍。
然而,可據此判定關羽輸了嗎?答案無疑是否定的。
君不見孫策惱怒成什麼樣子了?
成功接應到對孫軍情況了如指掌的陳霸先,意味著關羽已然摸清了孫策的虛實。往後什麼疑兵之計、虛虛實實之類的詭計,在關羽麵前將全無用處,此乃一勝。
心腹大將從自己的大本營中逃了出來,一路上有大小軍官、百姓配合,如何不叫孫策顏麵掃地?
不光現在的文臣武將,就是後世人聽說這件事,也會大笑譏諷孫策無能。
孫軍將士們聽聞此消息後的反應可想而知。
既讓對麵主公顏麵掃地,又進一步打擊了孫軍的士氣,此乃二勝。
本來關羽勢力就強,穩紮穩打基本就十拿九穩,遑論新添一個對孫軍了如指掌的陳霸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