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誠雖然名字裡有個“誠”字,但是這個時候,他可有點不誠實了。
現在汴梁城裡鬥米不過五六文錢,他這五十文可不少。
他說完心裡就暗暗打鼓,有些後悔了,低著頭、紅著臉不敢看那書吏。
半晌之後,隻聽那書吏說道:“如今新皇登基,陛下愛護百姓,才想出這樣的善政,你拿了錢,回家去要記著陛下的好”
王誠聽到提到皇帝,急忙跪下拜了拜,哽咽道:“小民謝陛下隆恩”
書吏滿意的點點頭,本子上記上:“白灣王誠賠償七十文..........”
如此大規模的錢糧支出,以古代官府的操行,和幾千年形成的慣性,不上下其手是不可能的,反正皇帝不可能挨家挨戶去問。
直到走出縣衙,王誠還是沒有反應過來,他居然真的拿到錢了,看了看天空,還是浮雲飄飄,微風不燥。
動了動肩膀,褡褳裡“嘩啦”一響,那是銅錢的聲音。
巨大的驚喜,這個時候才湧上心頭,王誠連走路的步子都輕快了幾分,大步往家走去。
“爹爹,爹爹........”小女兒的叫聲,把王誠從回憶裡拉回來。
“爹爹,囡囡看不到,爹爹抱抱......”七歲的女兒撒著嬌。
王誠嘴角高高勾起,彎腰抱起女兒,把她放在自己脖子上。
感受著女兒在脖子上嘰嘰喳喳的笑聲,王誠忍不住向著黃羅蓋傘的方向看了看,那是皇帝的儀仗。
“這是個好皇帝”王誠心裡暗暗說。
“阿誠”王誠肩膀在後麵被拍了一下。
他回頭一看,卻是同村人王徽,平日和他關係極好。
“就你帶著囡囡來了?嫂嫂他們呢?”王徽左右看看。
“她帶著兒子先回家了,你怎麼也來了”王誠笑道。
“來看個熱鬨”王徽微笑了一下,轉頭看了看河麵,那艘無槳怪船,噴著煙,依然跑得飛快。
“我決定了,我要去遼東.......”王徽看著河麵,忽然開口說道。
王誠心裡猛地一驚,說話都緊了幾分:“怎麼忽然就想去遼東了?”
王徽扭頭看了看王誠,又扭回去,看著河麵上的怪船。
“阿誠你想想,我們這樣的佃農,就算在這裡忙死累死,這輩子頂天能有一畝旱田”
說到這裡,王徽抬頭看了看王誠脖子上的囡囡,眼神複雜。
接著說道:“官府說了,隻要移民去遼東,立刻分給五畝良田,連耕牛都分,三年內不收稅,隻要這塊地不拋荒,就永遠是你家的了,我想去拚個前程”
王誠半晌說不出話來,他承認自己有點心動了,那可是五畝良田。
他忍不住又向皇帝的儀仗方向看了看。
這個政策是徐灝親自擬定的,遼東為什麼總是遊離於中原王朝之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這片廣袤的土地上,人口不足。
或者說主體民族人口太少。
沒有主體民族的壓製,這裡成了漁獵民族的樂園,屢屢成為威脅中原的“根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