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況越發激烈,周軍勝在訓練有素,南唐軍勝在人多勢眾,但在周軍的小組配合下,卻屢屢在局部被形成以多打少,反倒被打得節節敗退。
從天空俯覽下去,可以看到南唐軍陣中央,被打得“凹”進去一塊。
收拾了一個重甲兵,劉明德忽然就不慌了,鏜耙連連揮舞,身前有大盾遮蔽,身側有圓盾掩護,他沒有後顧之憂,放下心來之後,越打越猛。
剛剛和戰友配合著,結果了一個敵人輕甲,“哐”一支長槍從側麵襲來,刀盾手眼疾手快,挺著圓盾擋住,劉明德手裡的鏜耙剛剛送出去,來不及收回,匆忙之中,運足了力氣,從上到下的猛砸了下去,直取敵人頭部。
那人是個重甲兵,能看出來武藝不凡,眼看著鏜耙從天而降,慌忙之中,那人丟下長槍,後退一步,躲開砸下來的鏜耙,就想去腰間抽出佩刀。
他反應雖快,但是戰場上情況瞬息萬變,卻是來不及了,刀盾兵矮著身子,左手圓盾擋住長槍,右手橫刀已經揮了出去,重重砍在那人腳上,重甲幾乎把這人全身遮住,唯有腳上沒有甲,這一刀使力甚大,幾乎把他腳掌剁下半個。
重甲兵大聲慘叫,下意識的抱著腿跳起來,剛跳了一下,一支長槍轉瞬而至,細長的槍尖從他甲葉中鑽入,深深沒入小腹.......
這一槍恐怕是刺中了內臟,那人雙手抓著槍杆,張大了嘴巴,身體抖得篩糠一般,血液順著槍杆流出來,又被紅櫻攔住,劇痛使他叫都叫不出來。
長槍一收,那人軟軟的倒在地上,翻滾了幾下,就此死去。
“前進、前進”身後戰鼓聲越發激昂,軍官大聲的下達了命令。
越打越有信心的周軍,簡單整理並恢複了隊形,“咚咚咚”鼓手敲響節奏歡快的鼓點,士兵們踩著節奏,跟著本隊旗幟前進。
士氣大振的周軍,跟著鼓點走得越發堅定,不知道是誰,先唱起歌來。
“披鐵甲兮,挎長刀。與子征戰兮,路漫長。同敵愾兮,共死生。與子征戰兮,心不怠。踏燕然兮,逐胡兒。與子征戰兮,歌無畏。”
這是東漢的戰歌《馬踏燕然》,漸漸的,所有人都跟著唱起歌來,連後麵的徐灝也跟著張嘴唱起來。
歌聲飄揚,戰旗烈烈,馬鳴嘶嘶,戰場上悲愴的氣氛越發濃烈。
劉明德一邊跟著唱歌,一邊偷眼看看四周,長長的鬆了口氣,他所在的小隊,完完整整,一個人沒死,但是他們身邊,已經躺滿了敵人的屍體和哀嚎的傷兵。
再往遠一點看,交戰的區域中,遍地鮮血,屍體堆中,有那重傷之人,一時不死,疼的滿地打滾,叫得驚天動地。
短短兩炷香時間,南唐軍已經傷亡慘重,前排的戰峰隊和戰隊被打得連連後退。
地上到處是血,鞋底踩在地上,發出“噗唧”的聲音。
敵人已經有了崩潰的跡象。
南唐軍完全是按照大唐府兵的戰術,前麵的戰鋒隊足有八百人,那是全軍的精銳,披重甲,持利刃,卻被區區五百多人打得節節敗退,傷亡慘重。
唐軍的戰術是對頭的,但是戰鬥意誌和戰鬥技巧卻配不上戰術。
南唐中軍戰鼓聲響起,中軍大旗連連揮舞。
何敬洙也不愧是南唐名將,臨危不亂,連下兩道命令,第一,偃月陣兩翼向前,包抄周軍步兵後路,第二,騎兵出擊,主動進攻周軍騎兵,消滅敵人騎兵,解除側翼威脅,得手後進攻敵人中軍。
又派出傳令兵,命令在江麵大船上看熱鬨的陳覺,領著人馬上岸,與他合兵,共同進攻。
南唐軍兩翼各有四百騎兵,其中有一百重甲騎兵,接到命令後,南唐軍以重騎兵為先導,輕騎在後,主動發起進攻,高懷德手裡沒有重騎,如果硬來,以輕騎兵衝擊重騎兵,那是以卵擊石。